[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用镍酸锂类正极材料前驱体的预氧化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38042.0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6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谢科予;沈超;原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505 | 分类号: | H01M4/505;H01M4/5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72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用镍酸锂类 正极 材料 前驱 氧化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镍酸锂类正极材料前驱体的预氧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往锂离子电池用镍酸锂类正极材料前驱体中通入氧化性气体,然后加热反应,得到预氧化处理前驱体;
其中,所述氧化性气体为氯气、溴蒸气、臭氧或氧气,且当所述氧化性气体为氧气时,采用紫外光照射辅助氧气氧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镍酸锂类正极材料前驱体的预氧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用镍酸锂类正极材料前驱体为Ni(OH)2、NixCoyMn1-x-y(OH)2或NixCoyAl1-x-y(OH)2,其中,x=0.8,0.1≤y≤0.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镍酸锂类正极材料前驱体的预氧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性气体的通入量为0.05-0.2L/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镍酸锂类正极材料前驱体的预氧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温度为50-8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镍酸锂类正极材料前驱体的预氧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反应时间为20-220min。
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氧化方法制备得到的预氧化处理前驱体在制备锂离子电池用镍酸锂类正极材料中的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氧化方法制备得到的预氧化处理前驱体在制备锂离子电池用镍酸锂类正极材料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预氧化处理前驱体与锂盐按照1∶1.03-1.07的摩尔比混合,然后在富氧烧结气氛下于450-550℃保温4-5h,再升温至700-750℃保温12h,最后以3℃/min的降温速率降温至室温,研磨,得到锂离子电池用镍酸锂类正极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氧化方法制备得到的预氧化处理前驱体在制备锂离子电池用镍酸锂类正极材料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盐为LiOH或LiNO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804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