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封口线榫组装装置及组装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36363.7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54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泰森日盛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2 | 分类号: | B25B27/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轻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8 | 代理人: | 郭明月 |
地址: | 27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封口 组装 装置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封口线榫组装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封口线榫组装装置及组装工艺,组装装置包括主体装置、备料装置、进料装置、组装装置和清理装置,主体装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备料装置,备料装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料装置,主体装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组装装置,组装装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清理装置,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加强杆、第三电机、限位座和第二螺杆,通过调节座的作用带动第一滚筒输送机把右侧第二封口线榫与左侧的第一封口线榫卡合,不需要人工手动进行卡合,提高工作的效率,且在卡合的同时第一限位板以及第二限位板会对第二封口线榫与第一封口线榫进行限位固定,防止第二封口线榫与第一封口线榫卡合时出现偏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封口线榫组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封口线榫组装装置及组装工艺。
背景技术
门窗按其所处的位置不同分为围护构件或分隔构件,有不同的设计要求要分别具有保温、隔热、隔声、防水、防火等功能,新的要求节能,寒冷地区由门窗缝隙而损失的热量,占全部采暖耗热量的25%左右,门窗的密闭性的要求,是节能设计中的重要内容,门和窗是建筑物围护结构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对门窗进行按住时需要在门窗的四周安装封口线,随着对门窗的应用愈加广泛,因此,对一种封口线榫组装工艺的需求日益增长。
目前封口线榫进行组装时一般都是人工手动进行组装,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且工作人员在组装期间容易划伤工作人的手部,不利于工作人员的操作,增加了工作人员的体力支出,不利于封口线榫的大批量生产,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封口线榫组装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封口线榫组装装置及组装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封口线榫组装装置,包括主体装置、备料装置、进料装置、组装装置和清理装置,所述主体装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备料装置,所述备料装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料装置,所述主体装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组装装置,所述组装装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清理装置。
优选的,所述主体装置包括底板、防尘罩和控制柜,所述备料装置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控制柜,所述底板的顶端设置有防尘罩。
优选的,所述备料装置包括第一滚筒输送机、第一电机、连接板、第一电动伸缩杆、夹紧板、第一螺杆、第一封口线榫、备料箱、第二封口线榫、固定板和抬板,所述主体装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滚筒输送机,所述第一滚筒输送机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紧板,所述夹紧板的一侧设置有备料箱,所述备料箱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与备料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杆的外侧螺旋连接有抬板,所述抬板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封口线榫。
优选的,所述进料装置包括齿条、第一固定框、第一限位板、第二电动伸缩杆、第二滚筒输送机、支撑座、第二电机、第一齿轮、第三电动伸缩杆、推板、第一滚珠、第二滚珠和第一夹紧条,所述备料装置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底端啮合有齿条,所述齿条的底端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滚珠,所述齿条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主体装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和组装装置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滚筒输送机,所述第二滚筒输送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框,所述第一固定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框的内侧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夹紧条,所述第一夹紧条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滚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泰森日盛家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泰森日盛家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63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