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ULED屏幕基板检测/测量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35363.5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208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梁;郝朋飞;李波;黄建佳;邓怀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导光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02 | 分类号: | B07C5/02;B07C5/34;B07C5/04;B07C5/36 |
代理公司: | 广州维智林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8 | 代理人: | 赵晓慧 |
地址: | 526238 广东省肇庆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uled 屏幕 检测 测量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一种ULED屏幕基板检测/测量设备及其使用方法,设备包括信号处理单位、检测装置、预对位装置、机械手及两个上下料口,所述检测装置、预对位装置、机械手及两个上下料口与信号处理单位连接实现信号交互、自动完成屏幕基板上料、预对位、检测、下料全过程;本发明上下料口限位块层叠形成多层限位空间,不需要更换夹具即可上下料不同尺寸/形状的基板,两个上下料口交替上下料,提高上下料效率,本发明ULED屏幕基板检测/测量设备可实现不更换工装夹具即可完成对各种不同尺寸/形状的屏幕基板的检测的功能,解决反复更换工装夹具的问题,全自动化完成各个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屏幕检测领域,尤指一种ULED屏幕基板检测/测量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ULED屏幕采用多分区独立背光控制技术,其画质表现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因此ULED屏幕被广泛应用在电子医疗显示和液晶电视这两大领域上,但目前市场上ULED屏幕由于定制化的特点,其形状和尺寸都不是固定的,常见的形状有圆形和方形,圆形常见的尺寸有4寸、6寸和8寸,方形常见的有尺寸200mm~300mm x 200mm~400mm,现有的检测设备不能兼容各种形状和尺寸,只能检测一种形状或一种尺寸,如果要检测其他形状或尺寸,需要更换工装夹具,包括上下料口的夹具、对位机构的夹具及载物台夹具等,更换工装夹具调试过程繁琐,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不需要更换工装夹具、能实现同时处理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屏幕基板检测的ULED屏幕基板检测/测量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ULED屏幕基板检测/测量设备,包括信号处理单位、安装在机床上的检测装置、预对位装置、机械手及两个上下料口,检测装置、预对位装置、机械手及两个上下料口与信号处理单位连接实现信号交互、自动完成屏幕基板上料、预对位、检测、下料全过程;上下料口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上的若干个至少两层的限位块、不同尺寸/形状的基板卡匣及感应传感器,限位块按照基板卡匣的尺寸/形状小在下大在上原则层叠设置,形成多层能放置不同尺寸/形状的基板卡匣的限位空间,每种尺寸/形状的基板卡匣只能放置在其中一层限位空间,每层限位空间与下一层限位空间不重叠的位置设置感应传感器。
进一步地,限位块设置在基板卡匣对角两个角点或任三个角点或四个角点或任意两条侧边或三条侧边或四条侧边。
进一步地,上下料口的底板一侧边中部设有一便于机械手上下料的缺口,设有缺口的一侧为取料端;限位块内侧为L型卡位,限位块设置在基板卡匣的四个角点位置,每层限位空间对角的限位块内侧附近设置感应传感器,感应传感器为下压式感应传感器,下压式感应传感器的开关突出于该层限位块底面。
进一步地,底板的取料端处设有安装架,安装架上设有用于探测基板卡匣内的基板是否突出的卡匣基板探测器,卡匣基板探测器位于底板的缺口上方。
进一步地,限位块上边缘内侧倒角,便于基板卡匣顺着倒角的斜坡滑入限位空间中。
进一步地,检测装置、预对位装置及两个上下料口位于机械手周围四个方向,机械手通过机械手驱动装置带动,机械手驱动装置包括Z电机及旋转电机。
进一步地,信号处理单位为工业电脑或PLC控制器。
进一步地,检测装置包括设备平台、龙门支架、检测头、检测平台、背光照明装置及电控箱;检测平台设置在设备平台上,通过驱动组件带动检测平台在设备平台上沿X/Y轴方向运动,龙门支架架设在设备平台上方,龙门支架的横梁上安装检测头,检测头上设有相机I安装口和相机II安装口,检测头对着检测平台;检测平台包括安装底板、载物台、标准片载台及抽气装置,安装底板上设有一沉孔,标准片载台固定在该沉孔内,载物台安装在安装底板上,载物台下方的安装底板设有一通孔,通孔尺寸小于载物台尺寸;载物台及标准片载台用于检测时放置屏幕基板,抽气装置与载物台及标准表载台连接,检测时抽气吸附固定屏幕基板;背光照明装置设置在载物台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导光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导光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53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