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冬季大体积混凝土养护保温棚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34569.6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7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赵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24 | 分类号: | E04G21/24;E04H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张恒康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温棚 大体积混凝土 立柱 养护 保温设备 棚架 围护 混凝土结构 人字形屋架 影响和破坏 屋架 工程成本 经济效果 矩形表面 内外温差 温度应力 质量安全 山墙 上连杆 塑料布 土工布 下连杆 侧壁 搭设 脊柱 温差 钢筋 上层 | ||
一种冬季大体积混凝土养护保温棚,包括棚架基础、保温棚本体、保温设备、围护,其特征在于:所述棚架基础包括若干设置在大体积混凝土矩形表面四周的钢筋,所述保温棚本体包括立柱、立柱上连杆、立柱下连杆构成的保温棚侧壁及人字形屋架、屋脊柱、屋架柱、立柱构成的保温棚山墙,所述保温设备,所述围护为由塑料布作底层,土工布作上层。本发明的冬季大体积混凝土养护保温棚及其使用方法具有保温棚结构简单、搭设方便,大体积混凝土养护工程质量安全可靠,有效的把里表温差、内外温差控制在规范要求范围内,避免温度应力对混凝土结构产生的影响和破坏,成本较低,操作方便,经济效果显著和降低工程成本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养护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冬季大体积混凝土养护保温棚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规模的发展,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且基础底板越来越深,体量也越来越大,即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时如何控制里表温差、降低水化热、减少收缩裂缝是保证基础结构安全和混凝土成型质量的关键措施,尤其是在冬季进行大体积混凝土作业,如果措施不当,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使混凝土体积变形,从而导致较多的贯通裂缝,给结构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一般情况下,常采用以下两种措施:一是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前预埋冷却循环系统,虽然能起到降低水化热的作用,但成本过高,工艺复杂,且使用完成后还要对冷却管洞进行注浆封堵,使基础结构不能形成整体,如封堵不密实存在渗水隐患;二是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混凝土表面用电热毯保温处理,保证里表温差不宜过大,使水化热慢慢散去,但成本过高,尤其混凝土面积比较大时,需要数个电热毯,且容易发生火灾现象。业内同仁也开发了混凝土养护保温棚用作混凝土养护装置。
中国专利CN 105507602A于2016年4月20日公开了一种冬季施工混凝土养护保温棚,其中包括框架、横向支撑、纵向支撑、吊鼻、支架、保温层及定位条;该保温棚四周设有框架,其内分别间隔设有横向支撑和纵向支撑,在纵向支撑的两端设有吊鼻,所述纵向支撑设置于保温棚中间位置;保温棚框架整体外覆盖一保温层。实际上该混凝土养护保温棚是一个罩盖,覆盖在混凝土表面,其保温功能较差,无法适用于冬季大体积混凝土养护保温控制。
中国专利CN 109138465A于2019年1月4日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冬季施工用保温棚,其中包括两个保温棚盖,两个保温棚盖左、右间隔平行设置,且每一保温棚盖的底部设有两个“U”形滑动梁,滑动梁的横梁沿保温棚盖的宽度方向延伸,滑动梁通过其纵梁连接于保温棚盖的底部。因此,该技术方案中混凝土养护保温棚也是一个罩盖,覆盖在混凝土表面,同样无法适用于冬季大体积混凝土养护保温控制。
因此已知的冬季施工混凝土养护保温棚存在着上述种种不便和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安全可靠的冬季大体积混凝土养护保温棚。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安全可靠的冬季大体积混凝土养护保温棚的使用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冬季大体积混凝土养护保温棚,大体积混凝土表面为矩形,在大体积混凝土矩形表面上覆盖薄膜、薄膜上部覆盖土工布,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搭设屋形保温棚,屋形保温棚的两侧设有若干等高的立柱,立柱顶端为立柱上连杆,立柱底端为立柱下连杆,屋形保温棚的两端设有人字形屋架,人字形屋架中间设有屋脊柱,人字形屋架的两端支撑在立柱顶端,在屋脊柱与立柱之间设有屋架柱支撑人字形屋架,保温棚包括棚架基础、保温棚本体、保温设备、围护,其特征在于:
所述棚架基础包括若干设置在大体积混凝土矩形表面四周的钢筋,钢筋是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前垂直预埋在混凝土内,钢筋预埋深度为1000mm,钢筋露出混凝土表面的高度等于棚架对应的屋脊柱、屋架柱、立柱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45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