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异构信息数据降噪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33686.0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08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梅;孙卫琦;赵一旭;刘安华;孟稼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5/00 | 分类号: | G06T5/00;G10L21/02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信息 数据 方法 | ||
1.一种水下异构信息数据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的实现步骤为:
步骤1.模拟水下异构信息数据集,利用已知的纯净光学图像数据进行高强度乘性散斑噪声污染模拟水下图像数据集,利用已知的纯净音频数据进行高强度加性高斯白噪声污染模拟水下音频数据集;
步骤2.对异构信息数据进行预处理,对异构信息数据进行im2col方法采样,将采样结果进行归一化处理;
步骤3.提取模拟水下异构信息数据中的过完备稀疏特征和水下异构信息数据深层特征,构建SCSDA模型;
步骤4.完成SCSDA模型的水下异构信息数据降噪处理,将水下异构信息数据作为测试集,利用SCSDA模型对其进行降噪处理得到降噪结果向量;对降噪结果向量进行反归一化处理及col2im方法处理,得到降噪处理后的水下异构信息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异构信息数据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具体过程为:
步骤3.1.以3层SDA堆叠构成SSDA网络,提取模拟水下异构信息数据中的过完备稀疏特征;
步骤3.2.将SSDA网络最后一层编码层的输出结果作为CNN的输入,以1层输入层,2层二维卷积层,2层最大池化层以及1层全连接层构成CNN,提取模拟水下异构信息数据深层特征;
步骤3.3.采用级联微调的方式进一步优化网络参数,构建SCSDA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下异构信息数据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1的SSDA网络的训练过程为:
其中L(·)表示损失函数,θ(l)={w(l),b(l),w′(l),b′(l)},w(l)为第l层SSDA编码层权重、b(l)为第l层SSDA编码层偏置、w′(l)为第l层SSDA解码层权重、b′(l)为第l层SSDA解码层偏置,表示第l层SSDA编码层的隐层,表示第l层SSDA编码层隐层的重建结果,ρ是稀疏性参数,表示隐层上第j号神经元的所对应的平均激活值,表示第l层隐层的相对熵,β和λ为约束权重项;SSDA网络以逐步贪婪训练方法逐层训练,得到SSDA网络最后一层编码层提取模拟水下异构信息数据中的过完备稀疏特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下异构信息数据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2中将SSDA网络输出的过完备稀疏特征输入至CNN,CNN中卷积操作提取模拟水下异构信息数据深层特征的过程为是第c层卷积层的第i个特征向量,kij是二维卷积核,*是卷积操作,γj表示偏置项,表示激活函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下异构信息数据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2中采用最大池化操作对模拟水下异构信息数据进行深层特征映射,降维并进一步提取深层特征,具体最大池化操作为是第c层卷积层的第i个特征向量的第j个值,m、n为对应的池化核覆盖的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下异构信息数据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2中使用全连接层重建模拟水下异构信息数据,具体过程为:
wf为全连接层的权重、bf为全连接层的偏置,hf表示最后一层池化层的输出,y表示纯净异构信息数据向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368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