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岩体打桩作业的碎石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32049.1 | 申请日: | 2019-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24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勋;赵冰;代棋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E21B7/14 | 分类号: | E21B7/14;E21B36/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邹桂敏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桩 岩体 碎石 方法和装置 太阳光聚集 内外温差 碎裂 太阳光照射 表面加热 持续加热 打桩过程 区域表面 受热不均 作业能耗 喷淋 骤冷 太阳能 清扫 转运 能源 重复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岩体打桩作业的碎石方法和装置,其中,岩体打桩作业的碎石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太阳光聚集至岩体打桩处的局部待打桩区域,持续加热使局部待打桩区域的温度高于200℃;S2、停止太阳光照射,使用温度低于50℃的液体向步骤S1中局部待打桩区域进行喷淋,使局部待打桩区域表面内外温差至少为150℃以上,因受热不均而碎裂;S3、清扫和转运步骤S2中的碎石;S4、将太阳光聚集至岩体打桩处的下一局部待打桩区域,重复步骤S1‑步骤S3,直至完成整个岩体打桩处的打桩作业。本发明优点在于,其岩体打桩作业的碎石方法和装置充分利用太阳能,使岩体表面加热后骤冷形成内外温差而碎裂,打桩过程高效稳定,作业能耗低,节省了大量能源的投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岩体打桩作业的碎石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打桩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而市场上鲜有针对坚硬岩石的打桩设备,施工过程中一旦遇到坚硬岩石,普通钻头极易发生磨损,若使用炸药进行碎石,但使用炸药的安全性难以保障,而且爆炸的震动甚至会破坏施工区域内岩体的稳定性。
申请公布号为CN109162640 A的发明涉及一种激光-水射流联合钻井装置,它主要由钻杆、钻铤、钻头、光纤、清洁水管道、光纤保护管、光束整形装置、光束整形装置外壳、水导激光束通道、激光头、钻头流道组成,钻杆内设有光纤保护管和清洁水管道,将光纤、清洁水和钻井液分隔,钻铤内部设有光束整形装置和光束整形装置外壳。
激光头发出激光,经过光束整形装置,同时清洁水在钻头中心V型截面通道汇聚,形成水导激光束从水导激光束通道射出,利用激光的热效应、清洁水的空化作用破岩,清洁水的喷射可以防止岩石碎屑进入到光束整形装置,钻井液通过井上泵的增压,从钻头流道喷射破岩。
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激光的热效应、清洁水的空化作用破岩,不但会消耗大量的能源,而且通过加热水流产生的空化作用来碎石,激光的热效应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其碎石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现状,提供一种岩体打桩作业的碎石方法和装置,充分利用太阳能,使岩体表面加热后骤冷形成内外温差而碎裂,打桩过程高效稳定,作业能耗低,节省了大量能源的投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岩体打桩作业的碎石方法和装置,岩体打桩作业的碎石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太阳光聚集至岩体打桩处的局部待打桩区域,持续加热使局部待打桩区域的温度高于200℃;
S2、停止太阳光照射,使用温度低于50℃的液体向步骤S1中局部待打桩区域进行喷淋,使局部待打桩区域表面内外温差达150℃以上,因受热不均而碎裂;
S3、清扫和转运步骤S2中的碎石;
S4、将太阳光聚集至岩体打桩处的下一局部待打桩区域,重复步骤S1-步骤S3,直至完成整个岩体打桩处的打桩作业。
作为优选的,步骤S2中所述温度低于50℃的液体为常温水。
作为优选的,步骤S2中所述向步骤S1中局部待打桩区域进行喷淋采用雾状喷淋的方式。
岩体打桩作业的碎石装置,包括主反射镜、反射镜阵列以及喷水头,反射镜阵列设置在岩体打桩处正上方,主反射镜用于将太阳光汇聚至反射镜阵列,反射镜阵列用于将太阳光聚焦至岩体打桩处的局部待打桩区域,喷水头用于向岩体打桩处的局部待打桩区域喷淋液体。
进一步的,所述主反射镜设置在第一驱动电机上,第一驱动电机用于控制主反射镜在竖直方向上的转动角度,第一驱动电机设置在第二驱动电机上,第二驱动电机用于控制主反射镜在水平方向上的转动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20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