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下肢康复助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30220.5 | 申请日: | 2018-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68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黄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国健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南昌逸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5 | 代理人: | 刘阳阳 |
地址: | 476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肢 康复 助行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肢康复助行器,包含如下步骤:患者的双脚分别踩踏并固定在两个脚踏组件上;控制系统检查支撑组件的第一单元是否位于其所在滑槽的远离直线电机的一端,若不是,控制系统驱动两个直线电机同时转动,使得Z字形座体相对于两个脚踏组件平移使得第一单元运动到位;两个脚踏组件轮流作为理论机架,在支撑组件旋转及其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相对平移的过程中,非理论机架的脚踏组件相对于作为理论机架的脚踏组件作弧线运动,实现模拟人行走步态;本发明的康复助行器的成本较低,且可精准实现步态,可以用于下肢障碍患者的助行与步态矫正。
本申请是申请号201810445498.0,申请日2018年5月11日,名称为“下肢康复助行器及其康复助行方法”的发明专利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下肢康复助行器。
背景技术
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每年有近十万新增肢体残疾脊髓损伤患者,对肢体残障者的康复训练是我国康复治疗的一项艰巨任务。针对这些患者除了进行手术治疗或者药物治疗外,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对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对神经系统伤病所致肢体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主要依靠治疗师一对一徒手训练,治疗师的劳动强度大,患者训练强度、持续性难以保证;另外康复评价也多为主观评价,不能够实时监测治疗效果。为解决这些康复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安全、定量、有效及可进行重复训练的新技术,康复机器人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目前市面上的康复助行器主要以机械外骨骼为主,其虽然能较为精确地模仿人的行走步态,但其结构复杂、造价高、体积大,基于机械外骨骼的康复助行训练方法也费用昂贵。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使患者按正常行走步态行走且训练成本低的下肢康复助行器。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康复助行器,包含如下步骤:
步骤一:患者的双脚分别踩踏并固定在两个脚踏组件上;
步骤二:控制系统检查支撑组件的第一单元是否位于其所在滑槽的靠近直线电机的一端,若不是,控制系统驱动两个直线电机同时转动,使得Z字形座体相对于两个脚踏组件平移使得第一单元运动到位;
步骤三:第一单元所连接的脚踏组件作为理论机架,且该脚踏组件内的电机驱动所述支撑组件整体相对于该脚踏组件转动,支撑组件转动的同时,控制系统控制第二单元相对于Z字形座体按照一定运动规律平移,与此同时,第二单元连接的脚踏组件内的电机驱动该脚踏组件相对于第二单元的角度;
步骤四:当第二单元连接的脚踏组件完全触地后,第二单元位于其所在滑槽的远离直线电机的一端,第二单元连接的脚踏组件变成新的理论机架,该脚踏组件内的电机驱动所述支撑组件整体相对于该脚踏组件转动,支撑组件转动的同时,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单元相对于Z字形座体按照一定运动规律平移,与此同时,第一单元连接的脚踏组件内的电机驱动该脚踏组件相对于第一单元的角度;
步骤五:重复步骤三至步骤四。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下肢康复助行器通过使患者的双脚踩踏在两个脚踏组件上,两个脚踏组件轮流作为理论机架,在支撑组件旋转及其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相对平移的过程中,非理论机架的脚踏组件相对于作为理论机架的脚踏组件作弧线运动,实现模拟人行走步态。该康复助行器成本较低,且可精准实现步态,可以用于下肢障碍患者的助行与步态矫正。
附图说明
附图1为下肢康复助行器的立体图;
附图2为下肢康复助行器的正视图;
附图3为脚踏组件的结构图;
附图4为链节的结构图;
附图5为支撑组件的正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国健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国健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02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踝泵运动仪
- 下一篇:一种新型手指康复训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