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构用原竹高效防霉防开裂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30190.8 | 申请日: | 2019-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1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龙;郝立奎;鲍敏振;陈玉和;黄成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邦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K9/00 | 分类号: | B27K9/00;B27J1/00;B27K3/08;B27K3/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沈渊琪 |
地址: | 31001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开裂 原竹 防霉 处理效率 高效防霉 预处理 机械自动化 封闭处理 应力分解 竹材处理 内外壁 渗透性 校直 蒸煮 整平 一体化 | ||
一种结构用原竹高效防霉防开裂方法,属于竹材处理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1)蒸煮预处理;(2)校直;(3)通节;(4)整平与应力分解;(5)防霉与封闭处理。本发明旨在创新使用方法,提高处理效率,提供一种结构用原竹高效防霉防开裂处理方法,实现原竹防霉防开裂处理效率的提高,以及防霉防开裂效果的提升。本发明的创新主要有:一、采用机械自动化和处理一体化来提高处理效率;二、对原竹内外壁进行处理提高药剂的渗透性,从而达到提高防霉防开裂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竹材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用原竹高效防霉防开裂方法。
背景技术
原竹的防霉防开裂一直是行业内关注的热点问题。竹材内外壁上有硅质层,在处理时药剂很难渗透进入,对处理的效果大打折扣,即使部分药剂浸入后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药剂也会出现慢慢的遗失,不利用竹材的长期利用。
另外,竹材由于其特殊的生长结构,外部竹束纤维密度比内部多,因此竹壁结构导致竹材具有很强的内应力,在水分和温度的影响下,会出现开裂,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处理,释放部分内应力,减少开裂情况。
综上,原竹在应用过程中,防霉和防开裂问题仍然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目前,已经部分专利涉及防霉防开裂处理,但是均只是单纯的更换处理剂或者提高处理条件,并没有根据竹材本身的特点进行处理来提高防霉防开裂效果和处理效率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结构用原竹高效防霉防开裂方法的技术方案,该方法结合机械自动化和一体化技术实现对原竹的高效防霉防开裂,提高防霉防开裂效果。
所述的一种结构用原竹高效防霉防开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蒸煮预处理
将新采伐的胸径为50-120 mm,4-6年生竹材,截断成1000-3000 mm规格的竹段,再进行蒸煮脱糖处理;
(2)校直
脱糖处理后,自然晾干,弯曲竹段取出后对弯曲部位进行校直处理,使其通直;
(3)通节
取通直竹段进行通节处理;
(4)整平与应力分解
取通节竹段通过砂纸砂光,去除外表面硅质层与外竹节,同时采用铁刷在竹段内部旋转进给,将破坏的竹节进行整平,并对竹材内表面砂毛,分解竹材生长内应力;
(5)防霉与封闭处理
取整平竹段放入压力罐,并在压力罐中注入树脂和加入防霉剂,搅拌均匀后加压浸注,完成后取出。
所述的一种结构用原竹高效防霉防开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蒸煮脱糖处理条件:温度恒定为90 ℃的蒸煮池中,蒸煮时间为45-60 min。
所述的一种结构用原竹高效防霉防开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弯曲竹段取出后对弯曲部位进行局部加湿、加热,并通过矫正夹具进行校直处理,使其通直。
所述的一种结构用原竹高效防霉防开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通直竹段通过压辊固定,采用机械钻头高速旋转贯穿竹段,破坏竹段内节,实现竹段贯穿通透,完成后钻头旋转退出。
所述的一种结构用原竹高效防霉防开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竹段长度超过钻头臂时,竹段贯穿一侧后进行机械翻转,再进行通节。
所述的一种结构用原竹高效防霉防开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铁刷转速为1500-2500 r/min,进给速度为25-60 m/min。
所述的一种结构用原竹高效防霉防开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树脂为油溶性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邦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邦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01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