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半模基片集成脊波导的混合环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27113.7 | 申请日: | 2019-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66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华光;王曼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P5/16 | 分类号: | H01P5/1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11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半模基片 集成 波导 混合 | ||
1.一种半模基片集成脊波导的混合环,其特征在于:该混合环包括微带结构(20)和半模基片集成脊波导结构(8);所述微带结构(20)的第二端口(2)与第三端口(3)在中上环(6)、中下环(7)右侧位置分别与半模基片集成脊波导结构(8)的两个端口相连接,微带结构(20)与半模基片集成脊波导结构(8)相连接的连接段(18)是一个宽度渐变的金属条带,连接段(18)与半模基片集成脊波导结构中的金属条带(19)的宽度不一致;微带结构(20)的中左环(5)、中上环(6)、中下环(7)的宽度均为0.34mm,微带结构(20)的中间金属层(11)连接第一端口(1)、第二端口(2)、第三端口(3)和第四端口(4);半模基片集成脊波导结构(8)的第一介质层(10)的上表面设有上金属层(9),第一介质层(10)与上金属层(9)的宽度一致且长度一致,都小于8mm;第一介质层(10)的上金属层(9)和中间金属层(11)通过两排金属化盲孔(14)连接,第一介质层(10)的上金属层(9)、中间金属层(11)和第二介质层(12)的下金属层地(13)通过两排金属化通孔(1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模基片集成脊波导的混合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介质层(10)、第二介质层(12)为介电常数为2.65的介质基板,厚度为0.25mm-0.5mm,第一介质层(10)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为12mm-16mm、7mm-10mm,第二介质层(12)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为30mm-40m、25mm-3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模基片集成脊波导的混合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金属层(9)与中间金属层(11)通过金属化盲孔(14)连接,金属化盲孔贯穿第一介质层(10)连接半模基片集成脊波导结构中的金属条带(19),两排金属化盲孔之间的距离为2.2mm-2.4mm,金属化盲孔的直径为0.25mm-0.35mm,相邻两金属化盲孔之间的距离为0.5mm-0.7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模基片集成脊波导的混合环,其特征在于:金属化通孔(15)贯穿上金属层(9)、第一介质层(10)、中间金属层(11)、第二介质层(12)和下金属层地(13),金属化通孔相邻两个通孔之间的间距为6mm-7mm,金属化通孔的直径为0.4mm-0.5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模基片集成脊波导的混合环,其特征在于:贯穿第二介质层(12)的两个下层金属化盲孔(16)连接中间金属层(11)与下金属层地(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模基片集成脊波导的混合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端口(1)、第二端口(2)、第三端口(3)、第四端口(4)是四个微带输入/出端口,两两相邻之间的距离均大于17mm,长度大于9mm,宽度为0.62mm-0.64mm,且四个端口的特性阻抗均为50欧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711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