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感应式电热汽车挡风玻璃控制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26987.0 | 申请日: | 2019-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4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丁凤娟;徐幼林;贾向东;郑加强;洪腾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S1/02 | 分类号: | B60S1/02;H05B3/84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 代理人: | 沈根水 |
地址: | 2100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差感应器 除霜 除雾 继电器 温度显示继电器 汽车挡风玻璃 浪涌吸收器 透明电热膜 电源串联 控制电路 感应式 仪表板 电热 电源 挡风玻璃表面 继电器信号 信号输出端 成型工艺 挡风玻璃 均匀涂覆 内外表面 受热不均 整车设计 电热膜 接收端 体积小 风口 夹层 烧毁 能耗 电路 美观 破裂 整洁 玻璃 造型 优化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感应式电热汽车挡风玻璃控制电路,包括透明电热膜、温差感应器、浪涌吸收器、除霜除雾继电器、温度显示继电器、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透明电热膜均匀涂覆于挡风玻璃表面或夹层中,温差感应器安装于挡风玻璃内外表面,电热膜、除霜除雾继电器、浪涌吸收器和第一电源串联连接,温差感应器、温度显示继电器和第二电源串联连接,温差感应器信号输出端与除霜除雾继电器信号接收端连接。优点:体积小,能耗低,电路不易烧毁,同时避免了从仪表板上设置除霜除雾风口以及玻璃受热不均破裂的风险,优化了仪表板成型工艺,使得整车设计自由度更高,造型更美观,整洁性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感应式电热汽车挡风玻璃控制电路,属于汽车玻璃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汽车挡风玻璃除霜除雾是通过人工控制车载空调工作模式和风口方向来完成的,影响空调工作效果,且传热不均,使挡风玻璃局部过热,导致受热不均从而破裂,产生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同时空调属于大功率电器,其开启和关闭时产生的浪涌较大,容易烧毁电路;同时加大了计算工作量以及仪表板成型难度和设计自由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感应式电热汽车挡风玻璃控制电路,其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汽车除霜除雾技术中存在的挡风玻璃受热不均,空调功率损失大,控制电路易烧毁、仪表板成型困难和设计自由度低等缺陷,提出一种体积小、能耗低、传热性能优异的感应式电热汽车挡风玻璃控制电路。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感应式电热汽车挡风玻璃控制电路,其结构包括透明电热膜、温差感应器、浪涌吸收器、除霜除雾继电器、温度显示继电器、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其中,透明电热膜均匀涂覆于挡风玻璃表面或夹层中,温差感应器安装于挡风玻璃内外表面,电热膜、除霜除雾继电器、浪涌吸收器和第一电源串联连接,温差感应器、温度显示继电器和第二电源串联连接,温差感应器信号输出端与除霜除雾继电器信号接收端连接,当温差感应器检测到挡风玻璃外表面温度较内表面温度低于0.5℃时,除霜除雾继电器导通,透明电热膜开始对挡风玻璃进行加热,当温差感应器检测到璃内外表面温度一致时停止加热,除霜除雾继电器断开,浪涌吸收器吸收电路导通和断开时所产生的高脉冲电压。
所述挡风玻璃前风挡为4.76毫米夹层,其余为钢化玻璃;除霜除雾继电器、温度显示继电器为车用12V继电器;透明电热膜为纳米电热膜;电源为12V车载辅助电源。
所述温差感应器为温敏电阻,直径为0.05-0.5mm,其外表面封装材料为亚克力、聚碳酸酯或玻璃。
所述浪涌吸收器为TVS瞬态抑制二极管。
所述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为车载辅助直流电源或高低压交流电源。
还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温差感应器、温度显示继电器和第二电源串联连接,温差处理器信号输出端与除霜除雾继电器信号接收端连接,温差处理器综合计算多个温差处理器所采集挡风玻璃内外表面温度差值。所述处理器可为车载电脑。
还包括功能屏蔽开关,所述功能屏蔽开关安装于方向盘或仪表盘上,功能屏蔽开关信号输出端与除霜除雾继电器信号接收端无线连接,当车辆处于空挡发电时,手动按下功能屏蔽开关,除霜除雾继电器停止工作,加热电路停止加热。
所述感应式电热汽车挡风玻璃,还可用于汽车前挡风玻璃、后挡风玻璃、左右侧面挡风玻璃、天窗以及所有车身玻璃产品。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感应式电热汽车挡风玻璃和控制电路可以整体控制整车挡风玻璃,也可以单独控制某一块或某几块挡风玻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感应式电热汽车挡风玻璃和控制电路不局限于汽车,可以用于有除霜除雾要求的瞭望塔、船舶、农业装备、工程设备、环保设备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感应式电热汽车挡风玻璃控制电路体积小,能耗低,避免了玻璃受热不均破裂的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69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窗玻璃破损检测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污染区域的自动化图像识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