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深度潜水器耐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25573.6 | 申请日: | 2019-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73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武坤;刘志毅;刘岩彬;白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中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13 | 分类号: | B63B3/13;B63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孚睿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4 | 代理人: | 马媛媛 |
地址: | 570105 海南省洋浦经济开发***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度 潜水 耐压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深度潜水器耐压结构,其为组合结构形式;其包括内壳、外壳、左法兰和右法兰;内壳为主承力结构,内壳在左法兰和右法兰的基础上缠绕而成,外壳为钛合金板卷制并通过纵焊缝焊接而成,并与内壳环肋紧密贴合,外壳再通过两端的环焊缝与左法兰和右法兰连接而成;内壳由采用圆筒加外环肋结构形式,外环肋等间距分布,具体间距根据承受外压时耐压结构最小应力准则进行优化配置;内壳与外壳采用对接环焊缝连接而成,焊缝只承受拉力和压力,受力形式简单。本发明为潜水器提供一种水下耐压能力高、耐压稳定性好、耐压受力均匀、重量轻、比强度高、耐冲击性能好、耐海水腐蚀持续时间长、使用寿命长、无磁性、隐蔽性好的大深度耐压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潜水器领域,尤其是一种大深度潜水器耐压结构。
背景技术
圆柱耐压结构,包括等壁厚的圆柱耐压结构、带环筋的圆柱耐压结构,由于其具有重量轻和优异的力学性能等特点,因此在过去几十年里被广泛地应用在航空、航天、航海及车辆工程等各个领域。在潜水器的耐压料耐压结构中,圆柱耐压结构扮演了主要的角色,应用在各型鱼雷、潜艇、无人水下航行器(UUV)、水下自主式无缆机器人(AUV)以及各种水下运载器等各种产品。
钛合金强度高、耐腐蚀性好、耐热性高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在各个领域。但是由于其密度比铝合金高得多,因此在对重量控制很严格的航空、航天以及水下产品等领域中其应用得到了限制。如何设计既能发挥其比强度高、耐腐蚀性好优点,又能有效地减轻整个架构重量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的新型纤维材料。其强度高于钢铁并且具有耐腐蚀性和高模量的特性,因此在国防军工和民用方面都是重要的材料。碳纤维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轴向强度和模量高,密度低、比性能高、电磁屏蔽高等。如何结合钛合金和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结构设计,达到既能有效减重、又能大幅度提供产品的性能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当前大部分小直径的潜水器采用铝合金材料,一般而言采用单层圆柱加环肋的耐压结构最多。但是随着人类不断向深海探索,航行体使用深度不断增加,单层环肋圆柱耐压结构的劣势逐渐显现,特别是使用深度增加,耐压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都受到了结构和材料极限的考验,特别是深水耐压的稳定性。由于环肋的存在,承受外压时难免在环肋附近出现应力集中,因而大部分区域并未达到材料的屈服强度而导致耐压结构强度破坏。因此需要新的结构形式来更加充分发挥材料的优势,使得耐压结构的重量/排水量与单层圆柱环肋耐压结构一致的情况下,能承受更高的外压力、应力分布更均匀、具有更好的耐压稳定性。随着使用深度的增加,耐压结构承受外压越来越大,铝合金已经不能满足深海探索的需要,因此继续开发密度与其相当,比强度和比模量比之高得多的材料势在必行。但是如果能利用现有的材料进行组合,采用新型的结构形式,是否也能达到上述的要求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索的方向。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中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南中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55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轮毂车轮
- 下一篇:一种船舷栏杆装配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