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锁的控制方法及储物柜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21939.2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14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许加波;龙霖;刘洋;陈卫珍;时国友;张继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新北洋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7/00 | 分类号: | E05B47/00;E05B47/02;E05B65/5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成律师事务所 11646 | 代理人: | 孟宪功 |
地址: | 264203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锁 控制 方法 储物柜 | ||
本发明涉及物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子锁的控制方法及储物柜。通过本申请的电子锁的控制方法,在自储物柜的箱门打开时刻起的第一预设时间内没有检测到箱门关闭的情况下,设置箱门为禁锁模式,在箱门被设置为禁锁模式的情况下,控制电子锁保持解锁状态,或者如果检测到箱门关闭,则控制电子锁解锁。如此,可以在用户遗忘关闭箱门时禁止箱门被锁定,从而防止顽皮的小孩躲进储物柜并被锁在箱体内无法逃出的情况出现,提高了储物柜的安全性,改善了相关技术的储物柜存在的安全隐患。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储物柜能够实现上述的电子锁的控制方法,因此具有安全性高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储物柜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电子锁的控制方法及储物柜。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自动化技术及智能技术的发展,储物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储物柜用于自助售货或用于自助存取物品,人们可以自助取出储物柜存储的商品或物品。
相关技术中的储物柜包括用于存储商品或物品(以下统称为物品)的储物箱,储物箱包括箱门和箱体,箱门和箱体之间配置有电子锁,电子锁能够受控地解锁,令箱门打开,并在箱门关闭时自动将箱门锁定在关闭箱体的位置。通常情况下,用户在取出储物柜的箱体内的物品后会随手关闭箱门。然而,有时候用户可能会因为时间紧张而遗忘关闭箱门,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出现顽皮的小孩躲进储物柜的箱体内并关闭箱门,使得箱门被锁定在关闭位置。此时,该小孩被锁在储物柜内无法逃出。由以上可见,相关技术中的储物柜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包括提供一种电子锁的控制方法及储物柜,以改善相关技术中的储物柜安全性较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锁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储物柜,储物柜包括具有开口的箱体、用于打开或关闭箱体的开口的箱门以及电子锁,电子锁用于将箱门锁定在关闭箱体的开口的位置,电子锁的控制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开箱指令后控制电子锁解锁;
检测箱门的状态;
在自箱门打开时刻起的第一预设时间内没有检测到箱门关闭的情况下,设置箱门为禁锁模式;其中,在箱门被设置为禁锁模式的情况下,控制电子锁保持解锁状态,或者当检测到箱门关闭时,控制电子锁解锁。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箱门被设置为禁锁模式的情况下,如果检测到箱门关闭,则控制电子锁解锁至少一次,其中,在每次控制电子锁解锁后继续检测箱门的状态,如果自控制电子锁解锁时刻起的第二预设时间内没有检测到箱门打开,则再次控制电子锁解锁。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箱门被设置为禁锁模式的情况下,如果检测到箱门关闭,则控制电子锁解锁至少一次;其中,在每次控制电子锁解锁后继续检测箱门的状态,如果自控制电子锁解锁时刻起的第二预设时间内没有检测到箱门打开,则将开门失败次数加1,并判断开门失败次数是否达到预设值,如果开门失败次数达到预设值,则设置箱门为异常模式,如果开门失败次数没有达到预设值,则再次控制电子锁解锁;
其中,在箱门被设置为异常模式的情况下,不控制电子锁解锁。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设置箱门为异常模式后,发送箱门异常的提示信息。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电子锁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每次控制电子锁解锁后继续检测箱门的状态,如果自控制电子锁解锁时刻起的第二预设时间内检测到箱门打开,则将开门失败次数清零。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接收到允许关门的命令时,设置箱门为正常模式,其中,在箱门被设置为正常模式的情况下,如果检测到箱门关闭,不控制电子锁解锁。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允许关门的命令包括物品存入命令、补货命令以及模式切换命令。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箱门模式标志为不同的值来设置箱门的模式,通过查询箱门模式标志来确定箱门所处的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新北洋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威海新北洋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19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