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锁的控制方法及储物柜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21939.2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14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许加波;龙霖;刘洋;陈卫珍;时国友;张继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新北洋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7/00 | 分类号: | E05B47/00;E05B47/02;E05B65/5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成律师事务所 11646 | 代理人: | 孟宪功 |
地址: | 264203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锁 控制 方法 储物柜 | ||
1.一种电子锁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储物柜,所述储物柜包括具有开口的箱体、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箱体的开口的箱门以及电子锁,所述电子锁用于将所述箱门锁定在关闭所述箱体的开口的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锁的控制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开箱指令后控制所述电子锁解锁;
检测所述箱门的状态;
在自所述箱门打开时刻起的第一预设时间内没有检测到所述箱门关闭的情况下,设置所述箱门为禁锁模式;其中,在所述箱门被设置为所述禁锁模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电子锁保持解锁状态,或者当检测到所述箱门关闭时,控制所述电子锁解锁;
在自所述箱门打开时刻起的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内检测到所述箱门关闭的情况下,不将所述箱门设置为所述禁锁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锁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门被设置为所述禁锁模式的情况下,如果检测到所述箱门关闭,则控制所述电子锁解锁至少一次,其中,在每次控制所述电子锁解锁后继续检测所述箱门的状态,如果自控制所述电子锁解锁时刻起的第二预设时间内没有检测到所述箱门打开,则再次控制所述电子锁解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锁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门被设置为所述禁锁模式的情况下,如果检测到所述箱门关闭,则控制所述电子锁解锁至少一次,其中,在每次控制所述电子锁解锁后继续检测所述箱门的状态,如果自控制所述电子锁解锁时刻起的第二预设时间内没有检测到所述箱门打开,则将开门失败次数加1,并判断所述开门失败次数是否达到预设值,如果所述开门失败次数达到所述预设值,则设置所述箱门为异常模式,如果所述开门失败次数没有达到所述预设值,则再次控制所述电子锁解锁;
其中,在所述箱门被设置为所述异常模式的情况下,如果检测到所述箱门关闭,不控制所述电子锁解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锁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设置所述箱门为异常模式后,发送箱门异常的提示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锁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锁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如果自控制所述电子锁解锁时刻起的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内检测到所述箱门打开,则将所述开门失败次数清零。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锁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到允许关门的命令时,设置所述箱门为正常模式,其中,在所述箱门被设置为所述正常模式的情况下,如果检测到所述箱门关闭,不控制所述电子锁解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锁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允许关门的命令包括物品存入命令、补货命令或者模式切换命令。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锁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设置箱门模式标志为不同的值来设置箱门的模式,通过查询所述箱门模式标志来确定所述箱门所处的模式。
9.一种储物柜,所述储物柜包括具有开口的箱体、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箱体的开口的箱门以及电子锁,所述电子锁用于将所述箱门锁定在关闭所述箱体的开口的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柜还包括检测机构以及控制器,所述检测机构被设置为检测所述箱门的状态,所述控制器被设置为:
在接收到开箱指令后控制所述电子锁解锁;通过所述检测机构检测所述箱门的状态;在自所述箱门打开时刻起的第一预设时间内没有检测到所述箱门关闭的情况下,设置所述箱门为禁锁模式;其中,在所述箱门被设置为所述禁锁模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电子锁保持解锁状态,或者当检测到所述箱门关闭时,控制所述电子锁解锁;
在自所述箱门打开时刻起的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内检测到所述箱门关闭的情况下,不将所述箱门设置为所述禁锁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储物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设置为:
在所述箱门被设置为所述禁锁模式的情况下,如果检测到所述箱门关闭,则控制所述电子锁解锁至少一次,其中,在每次控制所述电子锁解锁后继续检测所述箱门的状态,如果自控制所述电子锁解锁时刻起的第二预设时间内没有检测到所述箱门打开,则再次控制所述电子锁解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新北洋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威海新北洋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193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