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急倾斜硬顶软底煤层留煤柱沿空留巷围岩稳定性支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20879.2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36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唐建新;李成;王艳磊;代张音;刘庆;王育林;张择靖;孔令锐;候阳阳;熊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20/00 | 分类号: | E21D20/00;E21D11/15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吴彬 |
地址: | 40003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倾斜 硬顶 煤层 留煤柱沿空留巷 围岩 稳定性 支护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急倾斜硬顶软底煤层留煤柱沿空留巷围岩稳定性支护方法,包括步骤:1)在预留煤墩段采用间隔插入补打锚杆的方式对原始呈矩形阵列布置的锚杆支护进行加密支护,加密支护之后的锚杆呈五花眼式布置;2)在预留煤墩的中下部再补打锚索,每条补打的锚索均布置在两条横向相邻的原始锚索之间的中间部位;3)沿巷道顶部均匀布置并延巷道轴向延伸的钢筋梯,钢筋梯与W形钢带对巷道顶板形成十字形护面效果。本发明通过补打锚杆、锚索以及布置钢筋梯,对巷道围岩加固支护,支护稳定性更好,使现有采区只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的急倾斜硬顶软底煤层矿井能采用沿空留巷技术,实现掘进既可以少送一条回风巷,缩短接续时间,又可以大量节省材料费、工资费的支出等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井留巷围岩加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急倾斜硬顶软底厚煤层留小煤柱沿空留巷围岩稳定性支护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生产采区只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的矿井,现有技术中巷道围岩支护通常采用钢丝网、W形钢带、以及呈矩形阵列布置的锚杆。
针对这种采区只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的矿井,若不采用沿空留巷技术,将增加施工一条回风巷的成本投入,并导致采面无法正常接续,影响矿井正常生产。
目前矿井沿空护巷有顶板预裂爆破、柔模护巷、砌码混凝土块等方式。针对矿井实际情况,对于煤层倾角大、煤层较厚的矿井,若采用顶板预裂爆破法,将无法完成预裂炮眼的施工,且爆落的大块岩体将在重力的作用下冲入运输巷,无法满足护巷要求。若采用柔模护巷技术,因采高大的原因,又存在眼口斜撑支柱施工、柔模安装难度大,安全无法保障的问题,且采用柔模护巷技术成本较高。
因此为减少成本投入、减少煤炭资源损失、缩短接续时间,需要一种新的沿空护巷技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急倾斜硬顶软底煤层留煤柱沿空留巷围岩稳定性支护方法,以解决对沿空留巷围岩加固支护的问题。
本发明急倾斜硬顶软底煤层留煤柱沿空留巷围岩稳定性支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预留煤墩段采用间隔插入补打锚杆的方式对原始呈矩形阵列布置的锚杆支护进行加密支护,加密支护之后的锚杆呈五花眼式布置;所述的五花眼式布置指每四根呈矩形布置的原始锚杆围在一根补打的锚杆外,且该补打锚杆位于矩形的中心;
2)在预留煤墩的中下部再补打锚索,每条补打的锚索均布置在两条横向相邻的原始锚索之间的中间部位,且补打的锚索打入到底板岩层中的长度不低于2000mm,补打的锚索的外露部分锚固在原始布置的W钢带上;
3)沿巷道顶部均匀布置并延巷道轴向延伸的钢筋梯,所述的钢筋梯与原始布置的W钢带呈十字交叉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急倾斜硬顶软底煤层留煤柱沿空留巷围岩稳定性支护方法,通过补打锚杆、锚索以及布置沿巷道轴向延伸的钢筋梯,对巷道围岩加固支护,支护稳定性更好,使现有采区只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的急倾斜硬顶软底煤层矿井能采用沿空留巷技术,实现掘进既可以少送一条回风巷,缩短接续时间,又可以大量节省材料费、工资费的支出等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沿空留巷巷道沿围岩原始支护展开示意图。
图2五花形锚固与十字形护面相结合的巷道围岩支护展开示意图。
图3五花形锚固与十字形护面相结合的巷道围岩支护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急倾斜硬顶软底煤层留煤柱沿空留巷围岩稳定性支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08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