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收机以及无线通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10050.4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28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汪金铭;王晨;李冰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6 | 分类号: | H04B1/06;H04B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收机 以及 无线通信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接收机和无线通信装置,所述接收机包括:衰减电路,用于接收输入信号,并根据所述输入信号得到第一信号;低噪声放大电路,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得到第二信号;正交下变频电路,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信号,并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处理,得到输出信号;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所述输出信号中包括的干扰信号的功率,分别对所述衰减电路以及所述低噪声放大电路进行控制,以确定所述衰减电路是否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衰减,以及所述低噪声放大电路是否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放大。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器可以根据不同的阻塞场景,使接收机处于不同的工作模式下,进而满足接收机在不同场景下的噪声和线性度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更具体的,涉及通信领域中的接收机和无线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室内覆盖以及室外热点地区覆盖将成为5G时代无线网络覆盖的主要需求。这时,小站和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assive MIMO)将成为主要的解决方案。小站和Massive MIMO产品均使用片上射频系统(Radio on Chip,ROC)芯片实现信号的接收和发送。
一方面,在无线基站性能指标中,静态灵敏度是保证网络覆盖范围的重要参数,对于ROC芯片而言需要降低接收链路的噪声。另一方面用户接入数量增多,干扰场景也越来越复杂,接收链路需要在强阻塞的场景下保证一定的接收信噪比。
但是,目前的ROC芯片的接收链路动态范围较小,无法兼顾低阻塞时的静态灵敏度和中高阻塞时的阻塞灵敏度。并且为了优化低阻塞下的静态灵敏度,需要在芯片前增加线性度要求高、功耗大的LNA来优化噪声,代价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接收机和无线通信装置,能够满足接收机在不同场景下的噪声和线性度的要求。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收机,所述接收机包括:衰减电路、低噪声放大电路、正交下变频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衰减电路的输出端耦合至所述低噪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所述低噪声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耦合至所述正交下变频电路的输入端,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低噪声放大器和所述衰减器相耦合,其中,
所述衰减电路用于接收输入信号,并根据所述输入信号得到第一信号,其中,所述第一信号为所述输入信号或者为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衰减处理后得到的衰减信号;
所述低噪声放大电路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得到第二信号,其中,所述第二信号为所述第一信号或者为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低噪声放大处理后得到的放大信号;
所述正交下变频电路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信号,并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处理,得到输出信号;
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所述输出信号中包括的干扰信号的功率,分别对所述衰减电路以及所述低噪声放大电路进行控制,以确定所述衰减电路是否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衰减,以及所述低噪声放大电路是否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放大。
这样,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同大小的阻塞信号(即所述干扰信号)对应着不同的阻塞场景,控制器可以根据不同的阻塞场景,使接收机处于不同的工作模式下,进而满足接收机系统在不同场景下的噪声和线性度的要求。具体的,接收机在第一工作模式下,衰减电路对输入信号不进行衰减,低噪声放大电路对第一信号进行放大。接收机在第二工作模式下,衰减电路对输入信号进行衰减,低噪声放大电路对第一信号进行放大。接收机在第三工作模式下,衰减电路对输入信号进行衰减,低噪声放大电路对第一信号不进行放大。
具体的,当接收机工作在第一工作模式下时,可以有效抑制链路噪声,提高静态灵敏度。当接收机工作在第二工作模式下时,在噪声和线性度之间取得较好的平衡,保证综合的SNDR最优。当接收机工作在第三工作模式下时,可以进一步提高接收通道的线性度,满足极限场景下的解调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00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