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藏出水井排水增产潜力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08810.8 | 申请日: | 201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00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杨凤英;李世银;王彭;刘瑞东;李会元;刘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黄溪;黄健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洞型 碳酸盐 油气藏 水井 排水 增产 潜力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藏出水井排水增产潜力评价方法,包括:获取待评价井的储层参数评价值、油气充注参数评价值、水体参数评价值、井筒储层相对位置评价值以及地面工程评价值;根据所述储层参数评价值、油气充注参数评价值、水体参数评价值、井筒储层相对位置评价值以及地面工程评价值,评价所述待评价井是否具有排水增产潜力。该方法通过对出水失利井和高含水长关井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从而确定出具有一定油气生产潜力的出水井,高效地实现了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藏的提采增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藏出水井排水增产潜力评价方法,属于非常规石油天然气增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塔中Ⅰ号气田奥陶系主力开发层系为良里塔格组、一间房组和鹰山组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多期次构造和岩溶叠加改造使得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极强,多期次的成藏和调整造就了奥陶系碳酸盐岩复杂的油气藏类型和油水关系。塔中I号气田勘探开发实践证实,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藏无统一的油(气)水界面,表现为水体能量整体偏弱,局部水体较强特征,整体水体能量相对局限,具备排水找油气的地质条件。
现阶段,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藏中,因高含水原因导致关井比例大、多口新钻井因直接钻遇水层而失利,因此,如何快速从大量出水井中客观筛选并确定具有油气生产潜力的出水井进行措施,从而提高新井投产成功率以及老井产能贡献率和采收率,进一步深化油气藏认识,为提采增产提供技术支撑,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藏出水井排水增产潜力评价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出水失利井和高含水长关井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从而确定出具有一定油气生产潜力的出水井,高效地实现了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藏的提采增产。
本发明提供一种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藏出水井排水增产潜力评价方法,包括:
获取待评价井的储层参数评价值、油气充注参数评价值、水体参数评价值、井筒储层相对位置评价值以及地面工程评价值;
根据所述储层参数评价值、油气充注参数评价值、水体参数评价值、井筒储层相对位置评价值以及地面工程评价值,评价所述待评价井是否具有排水增产潜力。
如上所述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藏出水井排水增产潜力评价方法,其中,所述获取待评价井的储层参数评价值,包括:
获取所述待评价井的动态储量评价值、平均孔隙度评价值、储层类型评价值、放空评价值、漏失评价值、酸压评价值;
对所述动态储量评价值、平均孔隙度评价值、储层类型评价值、放空评价值、漏失评价值、酸压评价值求和,得到所述储层参数评价值。
如上所述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藏出水井排水增产潜力评价方法,其中,所述获取油气充注参数评价值,包括:
获取所述待评价井的油源断裂类型评价值、油源断裂距离评价值、微地貌评价值、试油油压稳定性评价值、试油可燃性评价值、试油硫化氢评价值、目的层钻录井油气显示率评价值、试油/试采硫化氢相对含量评价值以及邻井累产油气当量评价值;
对所述待评价井的油源断裂类型评价值、油源断裂距离评价值、微地貌评价值、油压稳定性评价值、试油可燃性评价值、试油硫化氢评价值、目的层钻录井油气显示率评价值、试油/试采硫化氢相对含量评价值以及邻井累产油气当量评价值求和,得到所述油气充注参数评价值。
如上所述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藏出水井排水增产潜力评价方法,其中,所述获取水体参数评价值,包括:
获取所述待评价井的水体类型评价值和排水总量评价值;
对所述水体类型评价值和排水总量评价值求和,得到所述水体参数评价值。
如上所述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藏出水井排水增产潜力评价方法,其中,所述获取井筒储层相对位置评价值,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88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