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北方地区人工落叶松林下大球盖菇栽培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08028.6 | 申请日: | 201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24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树文;郭立忠;徐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A01G18/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朱西真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北方地区 人工 落叶松 林下 大球盖菇 栽培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北方地区人工落叶松林下大球盖菇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林地选择和整理;(2)栽培料处理;(3)作畦接种;(4)发菌管理;(5)出菇管理;(6)采收;所述的步骤(1)包括:(1-1)林地选择:林地为人工落叶松林,郁闭度为0.3-0.6之间,排灌便利,通风良好,靠近水源,富含松针腐殖质;(1-2)林地整理:在林地四周开排水沟,沟深10-15cm,沟宽20-40cm,便于排水;清理林地内枝条和松针腐殖质,露出地面;地面撒生石灰,每平方米50-100g,用于消除病菌和虫害;林地四周用铁丝网或林地内枝条编织成栅栏圈围起来;
所述的步骤(2)包括:所述的栽培料由玉米秸秆、松针腐殖质和生石灰组成,其中秸秆为50-80份,松针腐殖质为20-50份,生石灰1-3份,之后将秸秆、松针腐殖质与生石灰混合均匀,加水至含水量60-70%;混合后直接混合作为栽培料,不需要进行发酵处理;
所述的步骤(3)具体为:畦床宽1-1.3米,长度顺林地坡向至栽培边界,畦床两边开排水沟,深10-15cm,宽20-40cm,且林地的四周与排水沟相通;畦床采用矮畦床,采用三层栽培料层二层菌种层的方式作畦接种,即每两层栽培料之间喷洒一层菌种,其中,畦床的栽培料层高度为21-25cm,第一层栽培料层厚度为8-10cm,第二层栽培料层厚度8-10cm,第三层栽培料层厚度5cm,最上层为覆土层,覆土层厚度为2-3cm,所述的菌种层所用菌种为大球盖菇液体菌种,菌种浓度为10-20g/L,每一菌种层采用接种枪以Z形路线接种,接种量为每平方100-200毫升,每一菌种层接种后铺上栽培料,用木板平整,最后覆土,覆土含水量50-60%,使畦床成龟背形,最后覆盖稻草或松针,用于保湿;
所述的步骤(4)具体为:
(4-1)进行温度控制:大球盖菇菌丝生长温度为20-30℃,栽培料发酵温度上升,与林间低温10-13℃进行热交换,栽培料内温度在20-27℃之间,当温度高于27℃时,在畦床上用直径2-5cm的木棒打孔,深度为穿透畦床高度,数量为每米1-3孔,排列方式为S形,数量依据温度而定,温度为30℃以上时,数量为每米3孔;当栽培料内温度低于10℃时,覆盖薄膜保温;
(4-2)湿度控制:采用喷灌方式,覆土湿度在50-60%之间;
所述的步骤(5)具体为:播种40-50天后开始出菇,一方面温度控制在10-25℃,低于4℃或高于30℃不出菇;一方面是湿度管理,秸秆覆盖物湿度在60-75%之间;一方面为防止菇蕾被雨水打坏或者防止雨水过大造成培养料腐烂,应及时覆膜保护,雨水过后将薄膜去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北方地区人工落叶松林下大球盖菇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6)具体为:子实体尚未开伞时进行采收,采收时避免松动周围的菇蕾,采收后的洞口用土补平并去除残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北方地区人工落叶松林下大球盖菇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2)林地整理中,当采用铁丝网时,网孔大小在10-75mm×10-150mm之间;当采用栅栏时,栅栏采用上疏下密,下密用于防止林地内啮齿类动物咬食菇蕾,上疏有利于通风和管理。
4.一种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一种北方地区人工落叶松林下大球盖菇栽培方法在培养大球盖菇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农业大学,未经青岛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802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桃树优势结果的修剪控制培养方法
- 下一篇:一种白玉菇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