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抗体与金属结合的抗原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98672.X | 申请日: | 2019-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8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严勇攀;罗影涛;王丽丽;高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晶科瑞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77 | 分类号: | G01N21/77;G01N33/53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穆旭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抗体 安装座 抗原检测装置 金属结合 检测装置 检测台 圆形槽 圆形环 滑槽 滑块 内壁 检测 金属膜片 抗原检测 相位变化 左右两侧 限位槽 棱镜 抗原 卡板 光源 修饰 配合 | ||
1.一种新型抗体与金属结合的抗原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台(1)和安装座(2),所述检测台(1)的顶部开设有圆形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槽(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圆形环(4),所述圆形环(4)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5),所述安装座(2)外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6),两个所述滑块(6)的外表面均与滑槽(5)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圆形环(4)顶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槽(7),所述安装座(2)的顶部开设有梯形槽(8),所述梯形槽(8)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棱镜(9),且棱镜(9)的顶部设置有金属膜片(10),所述安装座(2)内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光源(11),所述圆形槽(3)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12),所述固定座(12)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13),所述安装座(2)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凸块(14),两个所述凸块(14)的外表面均与凹槽(13)的内表面卡接,所述固定座(12)的内部且位于两个凹槽(13)之间开设有通槽(15),所述通槽(15)内表面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柱(16),且转柱(16)外表面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卡板(17),所述凸块(14)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槽(18),两个所述限位槽(18)的内表面均与卡板(17)的外表面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抗体与金属结合的抗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柱(16)的底端贯穿检测台(1)并延伸至检测台(1)的外部,所述转柱(1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套(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抗体与金属结合的抗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槽(3)内腔的底部且位于固定座(1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稳定块(20),两个所述稳定块(20)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弹性支撑件(21),且弹性支撑件(21)的顶端与安装座(2)的底部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抗体与金属结合的抗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台(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螺纹座(22),两个所述螺纹座(22)的内部均开设有螺纹槽(23),两个所述螺纹槽(23)的内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柱(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抗体与金属结合的抗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台(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盖板(26),所述盖板(26)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压板(25),所述螺纹柱(24)贯穿压板(25)并延伸至压板(25)的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抗体与金属结合的抗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膜片(10)采用的是金膜,其厚度为60n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抗体与金属结合的抗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9)的材料为BK7,折射率为1.515。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抗体与金属结合的抗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检测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检测装置取出:转动螺纹柱(24),使得螺纹柱(24)脱离螺纹槽(23),取下盖板(26),然后转套(19),进而带动转柱(16)转动,进一步带动卡板(17)转动,使得卡板(17)脱离限位槽(18),在弹性支撑件(21)的作用下,从而带动安装座(2)向上运动,使安装座(2)伸出检测台(1);
步骤二、检测装置固定:手提步骤一状态的安装座(2),进而带动两个滑块(6)在滑槽(5)的内表面向上滑动,当滑块(6)脱离滑槽(5)后转动安装座(2),使得滑块(6)卡进卡槽(7)内进行固定;
步骤三、抗原检测:将新型抗体修饰在金属膜片(10)的表面,启动光源(11),光源(11)通过棱镜(9)反射,然后加入抗原,新型抗体与抗原会发生特异性结合,该结合会引起反射光的相位变化,通过该相位变化,可以反推出对应的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情况;
步骤四、检测装置收纳:手提安装座(2),然后转动安装座(2),使两个滑块(6)在滑槽(5)的内表面向下滑动,进而将两个凸块(14)卡进凹槽(13)内,并压缩弹性支撑件(21),然后转动转套(19),使得卡板(17)卡进限位槽(18)内,并此时将盖板(26)盖在安装座(2)上,转动螺纹柱(24),使得螺纹柱(24)与螺纹座(22)螺纹连接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晶科瑞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晶科瑞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867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