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挖掘Windows内核API漏洞的模糊测试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595705.5 | 申请日: | 2019-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624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 发明(设计)人: | 熊文彬;范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G06F21/57 |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0 | 代理人: | 郭薇;冯年群 |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挖掘 windows 内核 api 漏洞 模糊 测试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挖掘Windows内核API漏洞的模糊测试方法,对已知样本进行突变,突变样本按队列执行测试并获取执行路径位图,测试进程崩溃则针对新崩溃样本保存当前突变样本,测试进程未崩溃则根据执行路径位图判断突变样本价值,若有则将突变样本加入有效样本队列,否则丢弃样本,直至队列处理完毕,取有效样本队列中的突变样本再次突变并重复模糊测试,扩大测试覆盖面。本发明在调用API前满足前置条件,使用路径反馈约束突变样本,有效提高模糊测试覆盖面,可高效率进行模糊测试,提高发现Windows内核提权漏洞的可能性,可以针对Windows下所有系统API调用进行模糊测试,保证获取样本执行路径的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止未授权行为的保护计算机、其部件、程序或数据的安全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样本覆盖面大、路径及执行结果反馈及时的挖掘Windows内核API漏洞的模糊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微软不断的更新升级,Windows操作系统不但更加易用,也慢慢成为人们最喜爱的操作系统,当然,作为主流商用操作系统,其安全性一直备受关注。
内核作为Windows系统的重要组件,其存在的提权漏洞一直被用来突破Windows系统上的安全边界。
对于Windows内核模糊测试工具来说,存在两大技术难点:
(1)生成样本文件时如何满足API调用前置条件;对于模糊测试工具来说,能否生成有效的样本至关重要,无法满足API调用前置条件意味着无论怎样突变此函数的参数,都将导致内核路径不会发生任何变化,进而直接导致样本的有效性降低,无法深入探测程序内部漏洞;
(2)如何高效获取Windows内核执行路径;由于Windows为闭源系统,无法如Linux等开源系统一样进行源码插桩等方式获取执行路径,也无法使用Dr. Memory等二进制代码插桩工具来获取执行路径,由于无法获取有效的反馈路径,最终将导致模糊测试工具无法正确评估样本的价值,发现漏洞的概率降低。
现有技术中,对于Windows内核模糊测试工具的相关网络安全技术缺口较大,例如,syzkaller内核模糊测试工具主要基于代码插桩技术获取路径反馈,但无法高效获取Windows内核代码执行路径,KAFL等工具则主要侧重于对内核执行代码路径的获取,而其样本突变模块无法针对复杂的样本进行突变;现有的相关论文亦只是进行简单讨论,无法在保证高效率的获取路径反馈的同时生成有效的API模糊测试样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同时兼顾生成样本文件时满足API调用前置条件和高效获取Windows内核执行路径,而导致的无法同时解决样本的有效性降低、无法深入探测程序内部漏洞,及模糊测试工具无法正确评估样本的价值、发现漏洞的概率降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优化的挖掘Windows内核API漏洞的模糊测试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挖掘Windows内核API漏洞的模糊测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得1个或多个已知样本,对所述已知样本进行突变操作;
步骤2:获得突变样本队列,所述突变样本队列中有N个突变样本,令n=1;
步骤3:对第n个突变样本执行测试,获取突变样本执行路径位图;
步骤4:若测试进程崩溃,则基于对应的执行路径位图判断是否为新崩溃样本,若是,则保存当前突变样本,否则,丢弃样本;n=n+1,若n≤N,返回步骤3,否则,进行步骤6;
若测试进程未崩溃,直接进行下一步;
步骤5:根据突变样本执行路径位图判断突变样本是否有价值,若有,则将突变样本加入有效样本队列,否则丢弃样本;n=n+1,若n≤N,返回步骤3,否则,进行步骤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57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