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94059.0 | 申请日: | 201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34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曹建华;郭剑;温世文;邵哲;隋岩;唐永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诚志永华显示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5/02 | 分类号: | C07F5/02;C07F5/06;C09K11/06;H01L51/54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邹欢 |
地址: | 050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电致发光 化合物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结构式如下式I或式II所示:该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具有高的量子效率和载流子迁移率,高的玻璃化温度和热稳定性,利用本发明的有机化合物制备的电致发光元件用材料有较好的成膜性能,并且材料合成、提纯的方法简单适于大规模生产等特点。本发明还公开了该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的应用以及包含该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和包含该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电的激发下,激子一般由25%单线态激子和75%三线态激子的构成。然而,75%的三线态激子在荧光材料中是通过热能散发掉,再考虑到在器件上20%出光率,从而导致了理论上最高的外量子效率只有约5%。
为了提高OLED器件效率,全世界的科学家努力研究,通过有效利用无法发光的三线态激子致力于打破OLED器件效率5%的瓶颈,其中最成功之一是通过重金属和芳环的结合提高自旋轨道之间的相互运动,促使激子从最低的三线态向基态转移发出磷光。这种方法同时捕获了三线态和单线态激子,可以使器件的内量子效率接近100%,通过主体材料分散,金属磷光复合物呈现出了非常高的外量子效率,在最近报道的掺杂磷光其外量子效率超过30%。但是,磷光器件普遍使用钯等贵金属,而这些贵金属是全球稀缺的资源且十分昂贵。为了避免或减少在实际生产中使用这些贵金属,通过其他的方法来捕获75%的三线态激子用来发光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事实,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将该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作为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用材料,由此能够提供启动电压降低、发光效率、亮度提高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用材料以及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以及使用了该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电子设备。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的应用。
为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的结构式如下式I或式II所示:
其中,R1、R2在每次出现时相同或不同地选自氢原子、氘原子、具有C1-C40的直链烷基、具有C1-C40的直链杂烷基、具有C3-C40的支链或环状的烷基、具有C3-C40的支链或环状的杂烷基、具有C2-C40的烯基或炔基、具有5至60个原子的芳香族环系或杂芳族环系、具有5至60个原子的芳氧基或杂芳氧基组成的组,前述基团中的每个可被一个或多个基团R取代;
M选自铝、硼或铱;
X选自氧或硫;
Ar1、Ar3在每次出现时相同或不同地与明确描绘的碳原子一起为具有5至30个芳族环原子的芳族或杂芳族环系,所述环系可被一个或多个基团R取代;
Ar2为具有5至30个芳族环原子的芳族或杂芳族环系,所述环系可被一个或多个基团R取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诚志永华显示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诚志永华显示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40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