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A-D-A-D-A型有机小分子太阳能电池给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93182.0 | 申请日: | 201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91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梁爱辉;周文静;张家雨;胡斯帆;谢琪;刘志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21/14 | 分类号: | C07D421/14;H01L51/46 |
代理公司: | 南昌华成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6 | 代理人: | 曾张荣 |
地址: | 33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分子 太阳能电池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类以2,1,3‑苯并硒二唑和3‑(二氰基亚甲基)靛酮为电子受体单元、以三苯胺为电子给体单元的有机小分子给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中的应用。本发明的有机小分子给体材料是以2,1,3‑苯并硒二唑和3‑(二氰基亚甲基)靛酮为电子受体单元,以三苯胺为电子给体单元,形成A‑D‑A‑D‑A结构。与D‑A‑D结构相比,A‑D‑A‑D‑A结构可以有效增强分子内的电荷转移,拓宽材料的吸收谱带,从而有利于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器件性能。以本发明的有机小分子给体材料与受体材料富勒烯PC71BM共混作为活性层,可以获得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领域,特别涉及A-D-A-D-A型有机小分子太阳能电池给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1995年,Heeger等人在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提出了本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概念(Science,1995,270,1789)。本体异质结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活性层包括给体材料和受体材料,其中给体材料可分为小分子给体材料和聚合物给体材料。近几年来,基于D-A结构的有机聚合物给体材料发展迅速,人们对其带隙、能级、载流子迁移率和分子平面性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Chemical Reviews,2007,38,1324;ChemicalSociety Reviews,2015,44,1113)。最近,以聚合物为给体的有机太阳能电池效率取得了重大突破,彭强等利用铂配位的聚合物材料为给体,得到了目前能量转换效率最高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其最大的能量转换效率为16.3%(Advanced Materals,2019,1901872)。但是由于聚合物的聚合度难以控制,不仅不利于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同时聚合度不同也会对器件的性能造成影响,从而导致太阳能电池的性能随聚合物的聚合度变化存在差异。相比于聚合物给体材料,小分子给体材料更容易进行纯化,它们通常具有单分散结构,不存在批次的差异。同时,小分子给体材料也通常具有高的开路电压和载流子迁移率,能够实现高的能量转换效率(Chemical Society Reviews,2012,41,4245)。因此,溶液可加工的小分子太阳能电池逐渐引起了人们关注,并且在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效率上具有巨大的潜力。
为了增强分子内的能量转移,拓宽材料的紫外吸收光谱,通常将小分子给体材料的主链设计为不对称的D-A结构,或者是对称的D-A-D或者A-D-A结构,同时在D-A单元间以噻吩或炔基等作为π桥连接,形成共轭结构。田文晶课题组报道了以2,4-二甲基-4-吡楠酮的衍生物(PD)作为中心受体单元,以三苯胺(TPA)、咔唑(CZ)和酚噻嗪(PH)作为电子给体单元的小分子给体材料TPAPD、CZPD和PHPD(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2015,50,937)。其中,基于CZPD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具有最高的能量转换效率,为2.0%。李永舫等报道了以苯并[1,2-b:4,5-b']双噻吩(BDT)为电子给体单元,罗丹宁(TR)为电子受体单元的有机小分子给体材料BDTT-S-TR(Advanced Materials,2015,27,7469)。在BDT的侧链上引入烷基化的共轭噻吩基团,不仅增加了小分子给体材料的溶解性,拓宽了其吸收谱带,提高了其空穴迁移率,而且降低了其HOMO能级。在活性层厚度为130nm时,器件的最大能量转化效率为9.20%;在活性层厚度达到300nm时,器件的能量转化效率仍能保持在7.58%。这表明以BDTT-S-TR作为给体材料的薄膜器件对厚度不敏感,在大面积制备上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彭强课题组报道了以苯并[1,2-b:4,5-b']双噻吩(BDT)为给体单元,萘并[1,2-C:5,6-C]双[1,2,5]噻二唑(NT)为受体单元,以3-乙基-2-硫代-4-噻唑烷二酮作为吸电子基团的小分子线性给体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2016,26,1803)。基于此类小分子给体材料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的最大能量转化效率为11.53%。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通式(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师范大学,未经江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31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