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可降解水包油包水乳液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86772.0 | 申请日: | 201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19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徐军;黄龙;郭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9/39 | 分类号: | A61K39/39;A61P37/04;A61K9/113;A61K47/34;A61K47/10;A61K4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2 | 代理人: | 刘莹莹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降解 水包油包水 乳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可降解水包油包水乳液,包含由固体粒子隔离的内部水相、内部油相,以及外部水相;所述固体粒子包括第一类固体颗粒和第二类固体颗粒。本发明提供的生物可降解水包油包水乳液与传统水包油包水乳液体系相比,可以不使用或使用更少量的乳化剂,借助生物相容性好的固体颗粒稳定乳液的作用,使体系的稳定性与固体颗粒的降解稳定性相关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和生物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可降解水包油包水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固体粒子稳定乳液是以固体粒子作为乳化剂替代传统表面活性剂的一种热力学稳定、动力学不稳定的体系,亦称为Pickering乳液。Pickering乳液最大的特点是在制备过程中,部分固体粒子能够吸附到油相和水相的界面上形成一层或多层隔离膜。有研究表明,当粒子的尺寸大到一定程度时,其吸附能与热运动相比大了几个数量级,导致吸附过程不可逆,从而可以形成稳定的乳液体系,固体粒子形成的隔离膜能够很好地阻止乳液液滴间的合并,减少分散相的析出。近期,一部分研究人员将Pickering乳液应用于生物制剂领域,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疫苗免疫佐剂是生物制剂中需求较广的一类。虽然接种疫苗在今天已经成为了最有效的帮助机体预防疾病的方法,但一般疫苗在不经过特殊处理的情况下在接种后大多都会很快被机体分解,限制了单次疫苗的接种效果。作为增强疫苗接种效果的方法之一,疫苗佐剂是一种能够和抗原协同刺激机体免疫反应的物质,其中水包油包水乳液体系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疫苗佐剂。相比于水包油佐剂,水包油包水佐剂能够将疫苗包裹在内部水相中,实现长效缓释;相比于油包水佐剂,水包油包水佐剂能够避免局部炎症反应过激的现象,对机体的副作用小。但由于水包油包水乳液的制备流程较为复杂,多重乳液的稳定性不理想,且通常制备水包油包水乳液时需要添加大量的乳化剂和稳定剂以减少乳液液滴之间的合并破乳现象,这些因素对水包油包水型乳液的实际应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针对这一类用于生物制剂领域的乳液,目前也有不少报导,CN105688207A公开了一种动物疫苗用复合佐剂及其应用,其乳液的表面稳定依靠聚合物与乳化剂,不包含固体粒子且不具备缓释效果,和一般水包油乳液特点相似。CN106511995A公开了一种水包油包水疫苗佐剂,使用了多种表面活性剂来稳定水油相界面,整个体系同时具备了刺激免疫和缓释的效果,同样体系里也不含固体粒子。CN104013955A公开了一种仅由固体粒子稳定的水包油乳液,固体粒子的使用能有效刺激免疫,但该体系载药条件依赖于药物的自动吸附,无法保证对各种药物均有很好的装载效果,且同样具有水包油乳液缺少缓释功能的缺陷。
迄今为止,将多重Pickering乳液应用于疫苗佐剂的开发还没有相关报导。从原理角度来看,如果能利用Pickering乳液的特性很好地解决水包油包水乳液油相内的内部水相合并问题,在最大程度保持水包油包水的结构稳定的同时保持高效免疫激活功能,就可能拓宽水包油包水乳液佐剂体系的应用范围。另一方面,从药物缓释的角度来看,Pickering乳液的稳定性可以通过控制固体颗粒的降解速率来控制,进而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来控制药物的缓释速率。综上所述,生物可降解的水包油包水Pickering乳液在疫苗佐剂领域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可降解水包油包水乳液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包油包水乳液内部相合并严重以及依赖过量乳化剂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生物可降解水包油包水乳液,包含由固体粒子隔离的内部水相、内部油相,以及外部水相;所述固体粒子包括第一类固体颗粒和第二类固体颗粒。
优选的,所述外部水相在乳液中的质量百分比为60%~90%,包括水溶液和第一类固体颗粒,其中水溶液在外部水相中的质量百分比为92.5%~99.5%,所述第一类固体颗粒在外部水相中的质量百分比为0.5%~5%;所述水溶液选择纯净水、生理盐水、磷酸盐缓冲液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867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