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衬砌台车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86524.6 | 申请日: | 201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4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祥军;龚俊;曾勇;费晓春;狄鹏;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五新隧道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长沙七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4 | 代理人: | 周晓艳;郑隽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衬砌台车 模板总成 顶模板 矩形带 右侧模 左侧模 倒角 顶模 模组 施工 倒角模组 顶升机构 横移机构 门架总成 施工效率 隧道轮廓 隧道施工 整体刚度 变断面 侧模组 衬砌 错台 加宽 立模 跑模 脱模 加高 成型 变形 隧道 改造 | ||
1.一种衬砌台车,其特征在于:适用于矩形带倒角的隧道施工,其包括门架总成、模板总成、顶升机构、横移机构、平移机构以及行走机构;
所述模板总成包括顶模部分、左侧模部分和右侧模部分,所述顶模部分包括至少一块顶模板或至少一块顶模板和加宽模组的组合,所述加宽模组包括至少一块加宽模板;所述左侧模部分和右侧模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侧模组以及加高模组或倒角模组,所述倒角模组包括至少一块倒角模板或至少一块倒角模板和加长模组的组合,所述加高模组包括至少一块加高模板;所述加长模组包括至少一块加长模板;
所述门架总成包括上部门架和下部门架,与顶模部分相连的上部门架通过平移机构活动设置在所述下部门架上;所述顶升机构、横移机构以及行走机构均设置在下部门架的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衬砌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组和所述倒角模组形成倒角边模,所述倒角边模上设有支撑架,倒角边模和支撑架形成一体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衬砌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设有翻转式连接件,翻转式连接件包括连接座、支撑千斤以及销轴,所述连接座可拆卸式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支撑千斤的第一端通过销轴可翻转式设置在连接座上,所述支撑千斤的第二端与施工地面相接触或不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衬砌台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拐角模,所述拐角模设置在所述顶模部分与左侧模部分之间/或设置在所述顶模部分和右侧模部分之间;多块加宽模板的规格相同或不同;多块加高模板的规格相同或不同;多块加长模板的规格相同或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衬砌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机构包括平移伸缩件,所述平移伸缩件的第一端与和顶模部分相连的上部门架连接,其第二端与下部门架连接;
所述平移伸缩件为伸缩油缸。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衬砌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门架包括门架立柱组、门架横梁组以及门架纵梁组,门架纵梁组包括多根位于上部的门架纵梁和多根位于下部的门架纵梁,多根位于上部的门架纵梁和门架横梁组中的多根门架横梁形成框架结构,所述门架立柱组中的多根门架立柱的上端均与框架结构连接,多根门架立柱的下端与位于下部的多根门架纵梁连接;
所述顶升机构包括导柱以及顶升件,所述导柱的上端插入所述门架立柱的下端,所述导柱的下端活动设置在下部门架纵梁中的门架纵梁上,顶升件的上端与门架立柱连接,顶升件的下端与导柱连接;顶升件为伸缩油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衬砌台车,其特征在于:横移机构包括横移底座和横移伸缩件;
所述导柱的下端为C型三面带钩板结构,门架纵梁贯穿所述导柱的下端活动设置;
所述导柱的下端通过横移伸缩件活动设置在横移底座上;横移伸缩件为伸缩油缸。
8.一种衬砌台车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模步骤,具体是:行走机构带动整个衬砌台车行走至待衬砌位置;调节顶升机构和横移机构,使得门架总成的位置符合待衬砌位置的需求;调节连接模板总成和门架总成的连接件,使得模板总成中的顶模板部分和两侧模部分立模到位,完成立模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衬砌台车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变断面的步骤,具体包括断面变低的步骤和断面变高的步骤:
断面变低的步骤,具体是:顶升机构动作,降低整个门架总成;通过平移机构调节上部门架的位置,在顶模部分增设加宽模板;拆除或更换设置在一侧模部分中倒角边模和顶模板之间的加长模板;拆除或更换设置在另一侧模部分中的侧模板下方的加高模板;
断面变高的步骤,具体是:顶升机构动作,升高整个门架总成;平移机构动作,拆掉部分或全部加宽模板;在一侧模部分中倒角边模和顶模板之间增设加长模板;在另一侧模部分中的侧模板下方增设加高模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五新隧道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五新隧道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8652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