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储能的分布式光伏微电网协调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82723.X | 申请日: | 201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9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熊磊;靳超;李大虎;阮博;姚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襄阳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28 |
代理公司: | 襄阳中天信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8 | 代理人: | 苗德俊 |
地址: | 441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分布式 光伏微 电网 协调 控制 方法 | ||
一种基于储能的分布式光伏微电网协调控制方法,涉及新能源并网运行控制领域,包括在微电网中建立储能系统;在微电网管控云平台中建立环境参数库及存储电力数据库;在微电网云平台中预设实时参数运行阈值和存储阈值;微电网运行远程集中管控平台对区域内所有微电网及分布式光伏运行参数实时监测及周计划管控;向微电网管控云平台中导入未来一周环境参数数据,预测未来一周内微电网发电功率、用户电力需求量及微电网电力存储量,将数据传输至远程管控平台,根据电力生产调度决策进行备用容量调度及检修周计划安排。本发明为实现分布式光伏集中式管控、负荷有效控制等提供决策依据;为微电网创效增收提供保障,带来经济效益、环保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并网运行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储能的分布式光伏微电网协调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新能源发电具有经济、环保、安全、可靠等优势。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分布式光伏电站接入电力系统的比例不断增高。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部署广泛,包括学校、工厂、居民用户房顶等,或经220V、380V直接接入终端电网,这种分布式电源规模较小;经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接入电网通常规模较大,可形成“微网”,具有并网运行及孤网运行双模式。分布式电源具有高度的用电灵活性,同时可在较大程度上满足社会用电需求,因此前景广阔。
但是分布式电源通过10kV直接接入电网,带来一系列问题,10kV配网线路线路复杂、覆盖域大,较大程度地影响了线路电压及配变容量参数,现有保护难以满足其大规模部署,进而影响电网安全运行。此外,随着微电网系统内部分布式电源数量的增加,各种因素交叉影响,其运行参数及设备运行状态亟需得到实时监控及分析。
目前,国内在光伏分布式电源统一接入方法和标准方面尚处在探索阶段。
综上,对于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分布式光伏微电网,缺少储能系统,装置技术落后,更缺少面向微电网应用的协调控制方法和系统。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储能的分布式光伏微电网协调控制方法,以实现分布式光伏电源智能化管控,提高光伏资源利用率,提升电网经济安全运行水平。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一种基于储能的分布式光伏微电网协调控制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在微电网中建立储能系统;
储能系统的容量应根据微电网装机容量而定;
2)在微电网管控云平台中建立环境参数库及存储电力数据库;
所述环境参数库包括未来一周内的光直射强度、散射强度、空气湿度、大气压强、光伏板组建温度;
所述存储电力数据库包括储能系统储能容量、实时储能值、未来一周内计划储能值;
周更新所述环境参数库及存储电力数据库;
3)在微电网云平台中预设实时参数运行阈值和存储阈值;
当微电网电压、电流、功率等运行参数均超过设定的参数阈值时,发出“储能启动”信号,自动开启储能装置,并对超过阈值的发电电力进行实时储能;
当微电网实时电压低于电压阈值、实时电流远超过电流阈值或者微电网实时电压高于电压阈值、实时电流远低于电流阈值时,发出“设备异常预警”信号,并由微电网云平台对系统进行故障诊断;
当微电网储能电力超过存储阈值时,发出“储能越限”信号,并自动传输至远程集中管控平台,由调度人员根据电网实际运行需求进行统一调度、负荷管控;
4)微电网运行远程集中管控平台对区域内所有微电网及分布式光伏运行参数实时监测及周计划管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襄阳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襄阳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827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