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陶瓷材料激光加工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78135.9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53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高文焱;王军龙;李本海;李广;雷名威;李凯;张路;侯振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K26/382 | 分类号: | B23K26/382;B23K26/70;B23K26/0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胡健男 |
地址: | 10085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材料 激光 加工 装置 方法 | ||
一种陶瓷材料激光加工装置及方法,对于陶瓷材料的激光打孔,解决目前存在所加工通孔的深径比小、锥度大、孔壁易崩边等问题,实现陶瓷材料高质量打孔,满足超高频通讯电子行业对陶瓷封装基片微细加工的需求,通过陶瓷片顺时针、逆时针、摆正的顺序操作,同步有序调控激光打孔的加工倾角,使有效减小孔壁锥度。与此同时,双面加工方式有效分散热积累、减小温度梯度,减小热影响对陶瓷材料的损伤,降低孔壁崩边。尤其是在采用锥透镜聚焦的方式下,获得贝塞尔空间分布光束,即缩小激光束聚焦后的横向光斑(横向为垂直光束传播方向)、拉长激光束聚焦后的纵向光斑(纵向为平行光束传播方向),有效提高激光利用率,减小热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材料激光加工装置及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可以实现陶瓷材料高质量打孔的激光加工装置及方法,属于陶瓷激光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电子行业的高速发展,传统的塑料、金属基片已很难满足超高频的要求,陶瓷材料以突出的电绝缘性能、优异的高频特性、良好的电子元件匹配度、稳定的化学性质等优点在封装基片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
陶瓷材料属于典型的硬脆材料,具有硬度高、脆性大的加工难点。传统陶瓷加工主要采用车削、切削、刻蚀、钻孔等机械方法,对材料有挤压、剪切、振动等多种负作用,同时伴随粉尘碎屑的清洗问题,加之明显的热效应,难以满足微细加工需求。随着陶瓷基板加工精度和效率要求的提高,传统机械式加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
现有的激光陶瓷材料打孔存在打孔深径比低、孔壁质量差且锥度大、材料易碎裂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一种陶瓷材料激光加工装置及方法,对于陶瓷材料的激光打孔,克服目前存在所加工通孔的深径比小、锥度大、孔壁易崩边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陶瓷材料激光加工装置及方法,通过双面同步钻孔有效拓展陶瓷材料激光打孔的深径比,加工倾角的同步有序调控有效减小孔壁锥度,与此同时,双面加工方式有效分散热积累、减小温度梯度,减小热影响对陶瓷材料的损伤,降低孔壁崩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陶瓷材料激光加工装置,包括:激光源1、激光光束2、分束镜3、反射镜a4、聚焦镜a5、聚焦镜b7、反射镜c8和反射镜b9;
激光源1,用于发射激光光束2至分束镜3;分束镜3,为半反半透镜,用于将激光源1送来的激光光束分成两束相同能量的激光束,分别为透射光束和反射光束,分束镜3出射的透射光束即右侧光路激光束送至反射镜c8,反射镜c8用于反射经分束镜3透射后的激光束;该激光束经反射镜c8反射至反射镜b9;分束镜3出射的反射光束即左侧光路激光束送至反射镜a4;反射镜a用于反射左侧光路激光束至聚焦镜a5;
反射镜b9,用于反射右侧光路激光束至聚焦镜b7;
聚焦镜a5,用于将反射镜a4出射的左侧光路激光束聚焦于陶瓷材料左侧表面进行打孔加工;
待加工的陶瓷材料为陶瓷片6;
聚焦镜b7,用于将反射镜b9出射的右侧光路激光束聚焦于陶瓷材料右侧表面进行打孔加工。
优选的,激光源具有同轴红色指示光。
优选的,反射镜a与聚焦镜a固定在一位移台上,能够进行上下方向、左右方向的移动,反射镜b与聚焦镜b固定在另一位移台上,能够进行上下方向、左右方向的移动。
优选的,陶瓷片固定在弹性夹具上,弹性夹具经传动系统能够使陶瓷片进行俯仰转动,同时还能够使陶瓷片以表面法向作为旋转轴方向,进行可设定速度的旋转。
优选的,为提高陶瓷材料激光加工聚焦镜a、聚焦镜b可更换为锥透镜,增加激光焦深,提高单次加工深度。
本发明的一种陶瓷材料激光加工方法,实现陶瓷材料高质量打孔的激光加工,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未经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781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