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开模的镍合金生产用模具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574853.9 | 申请日: | 2019-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8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 发明(设计)人: | 郝敬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沛县大屯电石厂 |
| 主分类号: | B22C9/00 | 分类号: | B22C9/00;B22D3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赵芳蕾 |
| 地址: | 2216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上模 下模 压紧机构 开模 镍合金 顶出机构 升降机构 边缘部 放置槽 固定座 底座 压板 模具 上模边缘 无缝贴合 效果理想 压紧作用 合模时 浇注件 浇注口 密封性 支撑板 顶柱 两组 损伤 生产 保证 | ||
一种便于开模的镍合金生产用模具,包括底座、上模、下模、压紧机构和顶出机构;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或安装上模的放置槽,放置槽的深度小于上模的高度;上模上设置浇注口;下模位于上模上,上模与下模的四周均设有突出的边缘部,且上模边缘部与下模的边缘部无缝贴合;压紧机构在上模的两端分别设置两组,两个压紧机构为一组;压紧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一升降机构和压板;顶出机构包括第二固定座、第二升降机构、支撑板和顶柱。本发明中,解决了开模的阻力大的问题,操作简单,不会造成工件的损伤,开模出来的效果理想,保证镍合金浇注件的整体质量。同时,压板的压紧作用,提高了合模时上模与下模的密封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开模的镍合金生产用模具。
背景技术
镍合金在生活中被大量使用,部分企业的镍合金通过浇筑模具进行生产;但是,浇注生产过程中,将固化成型的镍合金件从模具中取出时,开模的初始阶段遇到的阻力较大,尤其对于一些外形尺寸较大的模具,若使用撬杠、顶丝进行开模,不仅操作较为困难繁琐、费时费力,有时还会造成工件的损伤,开模出来的效果也不够理想,严重影响了镍合金浇注件的整体质量。同样,在合模时母乳和保证上模与下模的密封性更好,也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发明内容
(一)发明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便于开模的镍合金生产用模具,解决了开模的阻力大的问题,操作简单,不会造成工件的损伤,开模出来的效果理想,保证镍合金浇注件的整体质量。同时,压板的压紧作用,提高了合模时上模与下模的密封性。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开模的镍合金生产用模具,包括底座、上模、下模、压紧机构和顶出机构;
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或安装上模的放置槽,放置槽的深度小于上模的高度;上模上设置浇注口;下模位于上模上,上模与下模的四周均设有突出的边缘部,且上模边缘部与下模的边缘部无缝贴合;
压紧机构在上模的两端分别设置两组,两个压紧机构为一组;压紧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一升降机构和压板,其中,成组的两个压紧机构共用一个压板,压板位于上模边缘部上方,以向下压紧上模的边缘部;压板水平设置在第一升降机构的顶端;第一升降机构底部设置在第一固定座上,第一固定座设置在底座上;第一固定座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一升降机构沿竖直方向伸长和缩短的第一动力机构;
顶出机构包括第二固定座、第二升降机构、支撑板和顶柱;顶柱竖直设置在支撑板上,顶柱位于下模边缘部的下方,且下模边缘部上设有供顶柱穿过的通孔;支撑板设置在第二升降机构的上端,第二升降机构的底部设置在第二固定座上,第二固定座设置在底座上,第二固定座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二升降机构沿竖直方向伸长和缩短的第二动力机构。
优选的,放置槽内壁设置保温层。
优选的,放置槽内设置加热板,加热板贴紧下模的底部和四周。
优选的,升降机构与压板之间设置支杆;支杆上端与压板连接,支杆下端与升降机构顶部转动连接。
优选的,顶柱沿直线在支撑板上等间距设置一排;下模边缘部上对应设置多个通孔。
优选的,第一动力机构与第一升降机构为气缸及活塞杆组件,或为液压缸和液压杆组件。
优选的,第二动力机构与第二升降机构为气缸及活塞杆组件,或为液压缸和液压杆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沛县大屯电石厂,未经沛县大屯电石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748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