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室内空气治理除味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72062.2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3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康峰;崔晓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维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13/16 | 分类号: | A47L13/16;B01D53/44;B01D53/72;B01D53/78;B24B1/00;F24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经济开***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染源 除醛 除味 异味 油漆 药水 施工工艺 室内空气 抛光机 风机 吹风 儿童呼吸道 表面纹理 密闭门窗 抛光打磨 设备操作 施工方式 游离甲醛 喷枪 去味 白血病 擦拭 打磨 海绵 对准 通风 治理 住户 封闭 疾病 配合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室内空气治理除味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除醛操作;在污染源表面喷除醛药水;S2:密闭门窗,使得除醛药水充分的与污染源中的游离甲醛发生反应;S3:通风;S4:除味操作;将除味药水均匀喷于有油漆异味的污染源表面;S5:采用海绵,顺着油漆异味的污染源表面纹理的方向进行用力擦拭;S6:打磨;用手持抛光机对油漆异味的污染源表进行抛光打磨;S7:吹风;使用流风机对准油漆异味的污染源进行吹风,本发明的采用先除醛后除味的封闭施工方式,并配合喷枪、抛光机、流风机等设备操作,除醛率可以达到97%,持久率可以达到95%,去味率可以到达90%以上,使得满足住户的入住要求,减少老年人儿童呼吸道疾病、白血病的发病机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治理室内环境污染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室内空气治理除味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人类90%的时间是在室内工作和生活的,装修污染已成为21世纪人类健康的杀手。常见的因装修产生的室内空气污染物有:甲醛、苯、及石材放射性污染物等。而普遍存在且又污染严重的则是甲醛和苯。其中苯和苯系物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释放掉(一般在6至12个月),而甲醛的影响是长期的(据研究为3至15年)。因此甲醛是室内装修过程中主要污染物之一。
通常情况下人们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去除室内有害气体:1)加强通风:这是一种普通方法。但甲醛、苯等有害物质藏匿在家具、墙体材料深处,释放期3-15年,无法在短期内清除,一旦遇到使用暖气或空调等不宜开窗的情况,室内有害气体浓度会迅速上升,对家庭成员的健康造成长期危害;2)植物消除法:采用吊兰、芦荟、虎尾兰等花卉吸收室内污染气体,但植物吸附效果非常有限,不能达到完全净化目的,并且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夜间则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对人体不利,特别是对花粉、花卉容易过敏者;3)化学试剂喷洒:如用化学甲醛清除剂、空气清新剂等化学药剂,并不能处理干净,是一种气体压制另一种气体,没有达到去除污染源的目的,而且使用化学试剂容易产生二次污染,对健康不利;4)活性炭吸附法和空气净化器:活性炭可通过物理吸附作用将甲醛分子吸附在其内壁表面上,达到降低空气中的甲醛含量的目的,但吸附能力有限,易饱和,3-5个月左右很难再次使用;并且活性炭是把居室内小空间的甲醛吸附在其内部,外界条件改变后还会释放出来,达不到环保要求。空气净化器对室内甲醛等污染物质有一定吸附作用,效果一般会比活性炭要好点,能够去除室内甲醛、氡气、苯、氨气、TVOC等有害气体及祛除异味。但并不能在短时间内百分百处理干净,净化器价格相对较高,不同产品使用年限也有所不同,并且净化器不能治理污染源,作用受其采用的技术和摆放的位置限制比较大,所以如果一套房子只放一个净化器的话,往往仅对净化器放置的屋子有一定作用,而对其他房间的作用较小;
总之,现有的同行业室内空气治理,施工工艺过于简单,效果不明显,尤其是去除异味,且治理后反弹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空气治理除味施工工艺,解决现有的同行业室内空气治理,施工工艺过于简单,效果不明显,尤其是去除异味,且治理后反弹严重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室内空气治理除味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除醛操作;根据污染源的材质,调节喷枪的雾化量,在污染源表面喷涂除醛药水;
S2:密闭室内门窗,使得除醛药水充分的与污染源中的游离甲醛发生反应,更彻底的分解甲醛;
S3:通风,让污染源表面干透;
S4:除味操作;将除味药水均匀喷于有油漆异味的污染源表面,等待30min-40min;
S5:采用海绵,顺着油漆异味的污染源表面纹理的方向进行用力擦拭,每个部位擦拭3-5遍;
S6:打磨;用手持抛光机换上海绵轮,对油漆异味的污染源表进行抛光打磨;反复打磨2-3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维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维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720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