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纤维吸附膜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70534.0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08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司军辉;程嘉琪;胡声雨;林继鑫;王伟雯;沈帅;彭响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J20/24 | 分类号: | B01J20/24;B01J20/28;B01J20/30;C02F1/28;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11468 北京市科名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朝阳<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多巴胺 制备 预处理 复合纳米纤维膜 多巴胺自聚合 静电纺丝技术 纳米纤维表面 醋酸纤维素 化学稳定性 纳米纤维膜 弱碱性条件 无二次污染 化学表面 碱性溶液 均匀涂层 染料吸附 吸附能力 吸附效果 纤维吸附 新型纳米 水净化 改性 位点 再生 环保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纳米纤维吸附膜的制备方法,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醋酸纤维素(CA)纳米纤维膜,经过碱性溶液预处理获得有利于聚多巴胺均匀涂层的化学表面特性。随后在弱碱性条件下采用多巴胺自聚合的方法在改性CA纳米纤维表面形成均匀的聚多巴胺(PDA)涂层,以增加染料吸附位点。该法制备获得的CA/PDA复合纳米纤维膜具有环保﹑可再生﹑价格便宜﹑无二次污染﹑化学稳定性好﹑且吸附能力高效等优点,尤其对MB吸附效果明显,在水净化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纳米纤维吸附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迅猛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剧增,地球蕴含的水资源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其中阳离子染料亚甲基蓝是常见的污染物之一。目前,被污染的废水净化处理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等方法,例如,吸附法、膜分离法、化学沉积法、光催化降解法、离子交换法和微生物处理法等。其中,吸附法具有吸附剂选择来源广泛、制造成本较低、操作工序简单、制备过程能耗小等优点而成为水净化领域的研究热点。理想的吸附剂应具有良好的再生性,环境安全性,低成本和高效吸附能力等优点。。但是,目前在材料的选择、制备过程和改性方法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缺点。例如,由于一些具有多孔结构的吸附剂材料为非生物可降解材料,废弃使用后会造成环境污染的困扰。一些吸附材料虽然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但其制备工艺较复杂,使成本增高。微球类和颗粒状吸附材料存在回收困难的问题。另外,通过表面涂层改性提升材料的吸附性能,往往存在界面结合力低,使用过程中改性材料容易与基体脱离的问题。这造成了目前的吸附剂大多存在价格昂贵﹑加工困难﹑资源短缺﹑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吸附效率低等问题。因此,如何制备拥有良好综合性能的吸附膜仍是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水中染料(亚甲基蓝)吸附膜的制备方法,旨在提供一种具有环保﹑可再生﹑且具有染料高效吸附能力的吸附膜。
一种纳米纤维吸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静电纺丝纤维膜的制备:将醋酸纤维素粉末溶于N,N-二甲基乙酰胺-丙酮混合溶剂中,加热得到均匀的纺丝溶液;使用纺丝溶液通过静电纺丝制得CA纳米纤维膜;
步骤二)CA纤维膜的预处理:CA纳米纤维膜浸泡在乙醇水溶液中预润湿,将再放入NaOH溶液中振荡,取出后洗净、干燥;
步骤三)CA/PDA纤维膜的制备:将预处理后的纤维膜浸泡Tris-多巴胺的溶液中,搅拌,使多巴胺在CA纳米纤维膜上自聚,形成聚多巴胺涂层,再将纤维膜取出后洗净、干燥即得到纳米纤维吸附膜。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静电纺丝参数为:纺丝电压为18kv,接受距离为15cm,推进速度为1ml/h,湿度为403%的室温条件下静电纺丝7 h。
进一步的,所述N,N-二甲基乙酰胺-丙酮混合溶剂中N,N-二甲基乙酰胺与丙酮之比为1:2。
进一步的,所述纺丝溶液中醋酸纤维素的质量分数为15-20%。
进一步的,所述乙醇水中乙醇与水的比例为1:1
进一步的,NaOH溶液的浓度为0.05mol/L,振荡处理时间为10h。
进一步的,所述Tris-多巴胺的溶液pH为8.5,其中Tris浓度为10 mmol/L,多巴胺浓度为2 g/L,浸泡搅拌时间为40 h。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法制备获得的复合纳米纤维吸附膜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环保﹑可重复利用等优点。
(2) CA纳米纤维的预处理,有效地提高PDA涂成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3) CA/PDA复合纳米纤维吸附膜对MB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在水处理领域有望得到广泛应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工程学院,未经福建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705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