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二手商品估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67435.7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4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黄世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妃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2 | 分类号: | G06Q30/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宣慧兰 |
地址: | 201822 上海市嘉定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二手 商品 估价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二手商品估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历史的二手商品的基本信息、购买信息、成色信息和定价的大量数据建立售价数据库;S2、获取寄售商品的信息,包括基本信息、购买信息和成色信息;S3、根据寄售商品的信息与售价数据库匹配,得到信息匹配的历史定价作为该寄售商品的估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基于历史实际成交数据的精准报价对寄售商品进行估价,估价更加客观,使售卖用户更容易接受,提升了后续业务的转化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手商品估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二手商品估价方法。
背景技术
二手商品因其存在使用、保养导致的折损情况,具有一物一价的特征。二手奢侈品因其较高的客单价以及部分商品具有的升值属性,在交易前需要进行严格的鉴定及估价。鉴定和估价都需要由专业人士进行人工判断,因此导致的人工判断主观性偏差及处理效率低下都是当前二手奢侈品交易平台的痛点。
现有的定价业务流程如下:
1、售卖用户在线提交售卖申请,并上传商品图片;
2、审核人员在线对商品图片进行审核,根据品牌、型号判断是否接受;
3、对于平台可接受的商品,售卖用户使用快递方式寄送商品至平台;
4、平台审核人员人工对商品进行鉴定、信息录入、拍照、定价等操作;
5、平台与售卖用户就最终售卖价格沟通达成一致,商品回收/寄售成功。
现存的二手奢侈品估价由专业人员根据市场价格及该商品的新旧、磨损等情况综合判断,缺乏客观依据,存在售卖用户不认可估价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二手商品估价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二手商品估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历史的二手商品的基本信息、购买信息、成色信息和定价的大量数据建立售价数据库;
S2、获取寄售商品的信息,包括基本信息、购买信息和成色信息;
S3、根据寄售商品的信息与售价数据库匹配,得到信息匹配的历史定价作为该寄售商品的估价。
优选的,所述基本信息包括:商品品类、商品品牌、商品型号。
优选的,所述购买信息包括:购买时间、购买金额、配件信息。
优选的,所述成色信息包括:瑕疵描述信息、商品照片。
优选的,所述瑕疵描述信息包括对划痕、掉色、破损、损坏、黏连、破线的描述信息。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售价数据库根据基本信息、购买信息和成色信息的顺序依次匹配寄售商品的信息。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如果售价数据库匹配到多条不同的历史定价,则取平均数作为该寄售商品的估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基于历史实际成交数据的精准报价对寄售商品进行估价,估价更加客观,使售卖用户更容易接受,提升了后续业务的转化率。
2、估价方无需收到商品再进行估价,减少了非最终售卖商品的流转需要的时间和配送费用。
3、通过售价数据库自动匹配历史信息估价,节省了平台审核人员的实际工作量,加快了商品定价流程需要的时间,从3天变更为即时,极大程度改善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妃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妃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74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二手商品寄售入库系统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