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杂地质条件下长大隧道反坡排水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62948.9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5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松;尹智勇;陈文萍;刘咏梅;熊志刚;闫攀飞;郭攀峰;周琪;马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6/02 | 分类号: | E21F16/02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张立刚 |
地址: | 611137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仰拱 固定式 集水坑 泵站 排水 隧道 复杂地质条件 积水 长大隧道 间隔设置 移动水泵 反坡 污水沉淀池 移动式水泵 多级泵站 排水盲管 排水沟 边沟 排出 水仓 洞口 施工 连通 沉淀 路基 维修 管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地质条件下长大隧道反坡排水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隧道内间隔设置多个固定式泵站;b、在隧道仰拱间隔设置多个仰拱临时集水坑,并将隧道两侧边沟采用排水盲管连通到仰拱临时集水坑中;c、采用移动水泵将掌子面积水抽至就近的固定式泵站水仓内或仰拱临时集水坑内;d、采用移动水泵将仰拱临时集水坑内积水抽至就近的固定式泵站,再由固定式泵站逐级抽至洞口污水沉淀池,经沉淀后由洞外路基排水沟排走。本发明通过采用固定式泵站、仰拱临时集水坑和移动式水泵相结合的逐级排水方案,将洞内积水排出洞外,该方案能保持隧道的不间断抽排水,而且避免了设置多级泵站带来的管理和维修方面的不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杂地质条件下长大隧道反坡排水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某施工项目隧道长度约为8300m,最大埋深515米。隧道纵坡从进口到出口为12.6‰、13.3‰、13.2‰、12.0‰,进出口高差109m。因隧道中部无法设置斜井,故隧道施工只有进出口两个工作面。隧道出口段约4500m为反坡施工,即向洞内施工前进方向为下坡,洞内水向工作面汇集,需要及时抽排,以防止施工掌子面水积聚过深,影响隧道围岩的稳定和危及隧道施工的机械设备及施工人员的安全,影响正常的施工生产,当隧道处于富水区时,掌子面排水的难度也将加大,如何有效进行隧道排水,保证施工安全和进度,是隧道反坡段施工的重点和难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在长大隧道反坡段施工时,如何有效进行隧道排水的问题,提供一种复杂地质条件下长大隧道反坡排水施工方法,其通过采用固定式泵站、仰拱临时集水坑和移动式水泵相结合的逐级排水方案,将洞内积水排出洞外,该方案能保持隧道的不间断抽排水,而且避免了设置多级泵站带来的管理和维修方面的不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复杂地质条件下长大隧道反坡排水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隧道内间隔设置多个固定式泵站,所述固定式泵站包括用于储水的水仓和用于将水从水仓中抽走的固定水泵;
b、在隧道仰拱间隔设置多个仰拱临时集水坑,并将隧道两侧边沟采用排水盲管连通到仰拱临时集水坑中;
c、采用移动水泵将掌子面积水抽至就近的固定式泵站水仓内或仰拱临时集水坑内;
d、采用移动水泵将仰拱临时集水坑内积水抽至就近的固定式泵站,再由固定式泵站逐级抽至洞口污水沉淀池,经沉淀后由洞外路基排水沟排走。
本发明通过先将掌子面积水抽至就近的固定式泵站或仰拱临时集水坑内,然后将仰拱临时集水坑内积水抽至就近的固定式泵站,再由固定式泵站逐级抽至洞口污水沉淀池,经沉淀后由洞外路基排水沟排走,该方法通过采用固定式泵站、仰拱临时集水坑和移动式水泵相结合的逐级排水方案,将洞内积水排出洞外,该方案能保持隧道的不间断抽排水,而且避免了设置多级泵站带来的管理和维修方面的不便。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式泵站设置于隧道避车洞内,且每隔500~800m的位置加设一个固定式泵站。通过将固定式泵站设置于隧道避车洞内,可以避免影响隧道施工时通行功能,同时每隔500~800m的位置加设一个固定式泵站,可以便于将仰拱临时集水坑内积水抽至就近的固定式泵站,再由固定式泵站逐级抽至洞口污水沉淀池。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式泵站的水仓容量按25min涌水量设计。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布置隧道风水管路时,在固定式泵站处预留闸阀及接头,以便于在遇特大涌水或主排水管路出现故障时暂停洞内高压风水管,将隧道送风送水管路作为抽排水应急和备用管。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仰拱临时集水坑从仰拱头往洞口方向每隔50~80m米设置一处,并采用水泵连接软管将水抽至就近的固定式泵站中,便于将仰拱临时集水坑内积水汇总至就近的固定式泵站水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29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