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士炉单面加热云母板发热丝绕线方式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61683.0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35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黄润添;李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科荣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7/08 | 分类号: | A47J3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振安创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5 | 代理人: | 姜林 |
地址: | 528305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士炉 单面 加热 云母 发热 丝绕线 方式 | ||
一种多士炉单面加热云母板发热丝绕线方式,其包括云母板本体及并排固定安装在其一侧上的第一接线端子及第二接线端子,第一接线端子及第二接线端子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绕线槽及第二绕线槽,在云母板本体的另一侧相对第一绕线槽及第二绕线槽设置有第三绕线槽及第四绕线槽,相对第一接线端子及第二接线端子设置有第五绕线槽及第六绕线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独特的绕线方式,能够使得接线端子布置在云母板本体的一侧,便于与主机的安装及接线,也有利于主机内部的布线整齐美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士炉配件,具体是一种多士炉单面加热云母板发热丝绕线方式。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多士炉(烤面包片的家用电器)一般都是采用发热云母片加热,烤面包片时是通过人工压下多士炉机芯上的面包滑架后,通过面包滑架上的压杆压迫机芯内可活动的隔网来夹持面包片,让面包片置中,使面包片两边烤黄均匀。现有的加热云母片中,云母片一般具有两种,一种为单面加热,用于安装在加热腔外侧,一种为双面加热,用于安装在加热腔中部,其两面发热加热左右两个加热腔。其中,现有的云母片上的发热丝采用单向绕制,因此,发热丝的两端位于云母板的左右两端,因此给安装及布线带来不便,因此有必要对其作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在云母板本体一侧设置接线端子,便于安装及布线的一种多士炉单面加热云母板发热丝绕线方式。
本发明目的是用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多士炉单面加热云母板发热丝绕线方式,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云母板本体及并排固定安装在其一侧上的第一接线端子及第二接线端子,第一接线端子及第二接线端子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绕线槽及第二绕线槽,相对应地,在云母板本体的另一侧相对第一绕线槽及第二绕线槽设置有第三绕线槽及第四绕线槽,相对第一接线端子及第二接线端子设置有第五绕线槽及第六绕线槽;第一接线端子连接的发热丝横跨进入第五绕线槽后,竖跨进入第三绕线槽后横跨进入第一绕线槽,再由第一绕线槽竖跨进入第二绕线槽,再横跨进入第四绕线槽,进入第四绕线槽后,剩余的发热丝按照竖横交替的方式绕制在云母板本体其他的绕线槽内,最后回绕至第六绕线槽后与第二接线端子连接。
所述的发热丝竖跨的两绕线槽深度一致。
所述的发热丝竖跨时,两平行绕制的发热丝左右错位设置,其相对的绕线槽深度不同。
所述的第二绕线槽处固定安装有第三接线端子与其相对的发热丝连接。
所述的第一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第三接线端子通过铆接方式固定在云母板本体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提高市场竞争力。2、独特的绕线方式,能够使得接线端子布置在云母板本体的一侧,便于与主机的安装及接线,也有利于主机内部的布线整齐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后视图。
图3为本发明结构立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具体进一步的说明。一种多士炉单面加热云母板发热丝绕线方式,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云母板本体7及并排固定安装在其一侧上的第一接线端子8及第二接线端子9,第一接线端子8及第二接线端子9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绕线槽1及第二绕线槽2,相对应地,在云母板本体7的另一侧相对第一绕线槽1及第二绕线槽2设置有第三绕线槽3及第四绕线槽4,相对第一接线端子8及第二接线端子9设置有第五绕线槽5及第六绕线槽6;第一接线端子8连接的发热丝11横跨进入第五绕线槽5后,竖跨进入第三绕线槽3后横跨进入第一绕线槽1,再由第一绕线槽1竖跨进入第二绕线槽2,再横跨进入第四绕线槽4,进入第四绕线槽4后,剩余的发热丝11按照竖横交替的方式绕制在云母板本体7其他的绕线槽内,最后回绕至第六绕线槽6后与第二接线端子9连接。
所述的发热丝11竖跨的两绕线槽深度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科荣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科荣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16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