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镁锰聚氨酯屋面板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58135.2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82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王茂柳;王茂功;王加祥;王佰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宏鑫源钢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76 | 分类号: | C08G18/76;C08G18/63;C08G18/48;C08G18/42;C08K3/04;C08K5/521;C08K5/5333;C08J9/14;C08J9/12;E04D3/35 |
代理公司: | 淄博启智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80 | 代理人: | 王燕 |
地址: | 25651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镁锰 聚氨酯 屋面板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聚氨酯发泡材料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铝镁锰聚氨酯屋面板及其制备工艺。包括上下两层彩钢板和中间夹层,彩钢板材质为铝镁锰合金材质;中间夹层为硬质发泡聚氨酯,硬质发泡聚氨酯由A组分和B组分组成,A组分与B组分的重量比为100:170‑175,A组分以总量100份计,原料组成如下:聚合物多元醇10‑25份,聚醚酯多元醇20‑25份,聚醚多元醇20‑30份,聚酯多元醇15‑20份,发泡剂10‑15份,阻燃剂10‑15份,催化剂0.05‑3份。本发明所述的铝镁锰聚氨酯屋面板,闭孔结构使其不会产生吸水膨胀现象,结合面层材料对水的阻隔作用,使材料具有防潮、防水的特点,且复合板材的稳定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氨酯发泡材料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铝镁锰聚氨酯屋面板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发展和人民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室内环境舒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空调能耗也随之大幅度的增加,据统计,我国建筑耗能比例已经达到全社会能耗的35%,建筑的巨大能耗将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降低建筑能耗、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硬质聚氨酯泡沫是在发泡剂、催化剂和泡沫稳定剂等存在的情况下,由多元醇和异氰酸酯反应制得。由于硬质聚氨酯泡沫重量轻、绝热性好等特点,广泛用于城市供热管道、冷藏设备等领域。
硬质聚氨酯泡沫均匀的填满空腔并且不留空隙是重要的,以使与外层的结合尽可能的好,从而制备能够保证良好隔热的稳定性结构。硬质聚氨酯泡沫性能优越,成型简单、施工方便,被广泛用作各种绝热、防震、隔音材料、轻质结构以及包装材料。
铝镁锰聚氨酯板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用板。铝镁锰这种板材非常特殊,可做成钢结构建筑(厂房、车间、会展中心、购物中心、地铁站等)的墙面板、屋面板等,其优势有:屈服强度高,通过加工和热处理方法,可以达到很高的强度;具有自我防锈能力,可防止金属氧化锈蚀,耐酸碱性好;表面处理多样、美观;良好的导电性能;安装方便,可以铆接等多种方式连接;环保,100%可循环回收利用。
铝镁锰这种材质的外板可大大提高墙面板和屋面板的使用年限,解决了普通屋面板易生锈的难题。铝镁锰板材被大量单独应用于建筑墙面或屋面,但没有完整的粘接技术与聚氨酯发泡产品形成复合产品,起不到隔热保温、阻燃隔音等效果,且聚氨酯发泡产品的抗形变性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铝镁锰聚氨酯屋面板及其制备工艺。该屋面板聚氨酯闭孔结构使其不会产生吸水膨胀现象,结合彩钢板对水的阻隔作用,使材料具有防潮、防水的特点,且复合板材的稳定性好。
本发明所述的铝镁锰聚氨酯屋面板,包括上下两层彩钢板和中间夹层,彩钢板材质为铝镁锰合金材质;中间夹层为硬质发泡聚氨酯,硬质发泡聚氨酯由A组分和B组分组成,A组分与B组分的重量比为100:170-175,A组分以总量100份计,原料组成如下:
其中:
聚酯多元醇为聚领苯二甲酸二乙二醇与聚已内酯多元醇的复配物。
聚合物多元醇羟值为20-30mgKOH/g,粘度为4000-6000mPa.s,优选的生产厂家为高桥石化公司化工三厂的TPOP-96/42。
聚醚多元醇官能度为2-5,羟值为300-400mgKOH/g,优选聚氧化丙烯醚多元醇。
聚醚酯多元醇是羟值为50-80mgKOH/g,酸值≤0.05mg KOH/g,官能度为2,优选山东一诺威新材料有限公司的2000T。
B组分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与多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PMDI)的混合物。
发泡剂是水、戊烷和甲酸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宏鑫源钢板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宏鑫源钢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81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