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跨度梁柱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56677.6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88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樊洪坤;陆莹;徐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聚源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48 | 分类号: | E04B5/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跨度 梁柱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跨度梁柱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结构包括钢柱以及钢梁,所述钢柱以及钢梁均为方钢管,并且所述钢梁的截面尺寸小于所述钢柱的截面尺寸,所述钢梁的两端插入至钢柱中与其连通,所述相邻的钢梁之间间隔设置,并且所述钢梁被浇筑在楼板中;所述钢梁内设置有从起下端伸出,且穿出楼板的模板连接件,所述模板连接件上设置有与钢梁内连通的穿线通道,所述钢柱上设置有柱部开口。本发明具有线路从梁柱内走线,提高室内净高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梁柱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跨度梁柱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传递荷载的结构包括梁柱以及楼板,梁与楼板一般为一体浇筑,但是梁会突出于楼板的下表面,因此梁的存在会降低房间内的净空高度。在室内装修的过程中,管道、电线经常会从梁的下方走线,因此又进一步的降低了室内高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大跨度梁柱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优势在于线路从梁内走线,提高室内净高。
本发明的第一个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大跨度梁柱结构,包括钢柱以及钢梁,所述钢柱以及钢梁均为方钢管,并且所述钢梁的截面尺寸小于所述钢柱的截面尺寸,所述钢梁的两端插入至钢柱中与其连通,所述相邻的钢梁之间间隔设置,并且所述钢梁被浇筑在楼板中;
所述钢梁内设置有从起下端伸出,且穿出楼板的模板连接件,所述模板连接件上设置有与钢梁内连通的穿线通道,所述钢柱上设置有柱部开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钢梁以及钢柱均为方钢管,因此在钢梁与钢管中可以设置电线走线,通过在钢梁的设置模板连接件,让电线可以从模板连接件中穿出,此外,模板连接件可以用作与模板连接,从而方便浇筑形成楼板。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梁的下端设置有梁部开口,所述梁部开口沿着钢梁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模板连接件包括梁部连接件,所述梁部连接件包括连接板以及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内设置有与钢梁内连通的螺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施工的过程中,电线先从梁部开口穿入,然后再将梁部连接件伸入梁部开口遮蔽梁部开口,并且用于后续的与模板连接;
螺孔用于螺接连接螺栓,其具体的施工过程为:将四个角上均具有穿孔的主模板向钢梁输送,从而使得连接杆穿过穿孔;让预留在梁部开口外的电线穿过一枚沿轴向开设有穿线通道的连接螺栓,连接螺栓的螺栓头还连接有承载板,然后在螺孔中旋入连接螺栓,连接螺栓的螺栓头无法穿过穿孔,从而使得主模板与钢梁初步连接;
然后在主模板之间设置副模板,然后旋动连接螺栓,从而使得承载板位于副模板的下方。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梁部开口为矩形,所述连接板为与梁部开口对应的矩形,所述梁部开口宽度的两侧均设置有一个连接孔,所述连接板的长度的两端均设置有一个连接轴,所述连接轴插入至连接孔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梁部连接件连接在钢梁中内时,让预留在梁部开口外的电线穿过连接杆上的螺孔,接着握持连接杆使梁部连接件的连接板与梁部开口的长宽方向对应,再接着将连接板伸入至梁部开口内,再将连接板水平的旋转九十度使得连接轴与连接孔对应,最后将连接杆向钢梁外拉动使得连接轴插入至连接孔中;
因为钢梁的下端在承受荷载的过程中为拉端,在连接轴插入至连接孔中后,在钢梁承受荷载后,连接板可为梁部开口宽度的两侧提供抗拉力,进而增强钢梁的承受荷载能力。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梁的上端设置有灌浆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施工的过程中,在浇筑楼板前通过灌浆口向钢梁中灌浆,从而提高钢梁的承受荷载能力。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梁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设置有加强件,所述加强件沿着钢梁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聚源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聚源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66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