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热泵干燥机组的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55624.2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56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杜泽波;傅炤杰;陈曦;付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奥伯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0/06 | 分类号: | F25B30/06;F26B9/06;F26B21/00;F26B21/08;G05D2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任毅 |
地址: | 528225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干燥 机组 控制 方法 系统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热泵干燥机组的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将检测到的烤房环境温度、环境湿度数据与预先设定的目标温度、目标湿度对比,自动地将热泵干燥机组设置为当前烤房干燥作业环境下最合适的工作模式,使得干燥作业更加节能高效,同时也保证了物料的干燥效果,提高了生产效率。该系统包括人机交互模块、传感器检测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中心控制模块。该装置包括用于存储程序的存储器以及用于加载程序以执行所述控制方法的处理器。通过使用本发明的控制方案,能够实现热泵干燥机组自动高效运行,可广泛应用于干燥除湿领域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泵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热泵干燥机组的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干燥技术通常是指将热量加于湿物料并排出挥发性湿份从而获得一定含湿量固体产品的技术,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化工、医药、矿产、纺织等几乎所有生产产业。干燥是产品生产过程中提高产品质量的一个关键技术环节,也是一个高耗能的过程,在发达国家,约有12%左右的工业能耗用于干燥作业。因此干燥节能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在能源匮乏的今天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而热泵干燥技术具有节约能源、产品质量高、干燥条件好等显著优势,是目前市场上干燥领域应用的主流技术。
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热泵干燥技术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是开路式热泵干燥技术,使用开式的空气源热泵干燥机组,通过空气源热泵加热外界环境空气作为干燥热风进行加热排湿,然后将携带有大量水蒸汽的湿润热风排出系统;另一种是闭路式热泵干燥技术,将待干燥物密闭放在隔热不透风的系统内,通过闭式热风循环将湿润的热风与热泵工质换热后除去一定水分,从而达到除湿干燥的目的。而这两种技术目前都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并不能良好适用于各种工况。在前一种方式中,通过加热空气,使得烤房中的水分蒸发,然后从风道将湿气排出烤房,从而达到干燥的目的,但若是被干燥的物料不能在高温下烘烤,则此种类型的机组将无正常使用;而在后一种方式中,仅依靠冷凝热进行升温的方式使得升温过程十分缓慢,耗时长,且干燥后期由于循环空气中的湿气大大降低,可得到的水潜热也将难以维持冷凝器对循环风的加热,导致机组内温度降低,干燥效果也将大打折扣。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热泵干燥机组的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能够灵活调整热泵干燥机组的工作模式以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
本发明实施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热泵干燥机组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烤房内的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
分别将检测到的所述环境温度、环境湿度与预先设定的目标温度、目标湿度比较;
根据比较结果,调整所述热泵干燥机组的工作模式。
进一步,所述热泵干燥机组的工作模式具体包括:
开式工作模式,在所述开式工作模式下,所述热泵干燥机组以热风烘干的方式进行干燥;
闭式工作模式,在所述闭式工作模式下,所述热泵干燥机组以冷凝除湿的方式进行干燥;
待机模式,在所述待机模式下,停止运行所述热泵干燥机组。
进一步,所述根据比较结果,调整所述热泵干燥机组的工作模式这一步骤,其具体包括:
当环境温度小于目标温度,且环境湿度小于目标湿度时,将所述热泵干燥机组设置为开式工作模式;
当环境温度大于目标温度,且环境湿度大于目标湿度时,将所述热泵干燥机组设置为闭式工作模式;
当环境温度大于目标温度,且环境湿度小于目标湿度时,将所述热泵干燥机组设置为待机模式。
进一步,所述根据比较结果,调整所述热泵干燥机组的工作模式这一步骤,其具体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奥伯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奥伯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56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