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电性组织修复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53050.5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1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葛良鹏;刘禄斌;梁浩;丁玉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畜牧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L27/36 | 分类号: | A61L27/36;A61L27/18;A61L27/04;A61L27/50;A61L27/56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石欢欢 |
地址: | 40246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织修复材料 导电性 复合假体 被覆材料 组织修复 | ||
本发明属于复合假体材料或复合假体被覆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织修复材料。所述组织修复材料具有导电性。本发明的组织修复材料能够更好的促进组织修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假体材料或复合假体被覆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电性组织修复材料。
背景技术
组织修复是指在外伤或其他疾病过程中,造成局部组织、细胞导致损伤和死亡后,通过增生或再生方式进行修补的一系列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组织修复是医学乃至整个生物学的重要基础之一。从组织损伤和修复的角度来看,无论损伤程度大小,也不论损伤因素来自体内或体外,最终的治疗结局都是要使受损的组织产生修复(愈合)或实现再生。因此,重视组织修复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还有更广泛的实用价值。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为组织修复基础研究的深入与临床治疗技术的提高提供了可能(“创伤修复(愈合)与组织再生领域的新进展与展望”,付小兵,2004急危重症论坛论文集,第21页第1段第1-5行,公开日2007年11月30日)。
组织修复材料是指以医疗为目的,用于和活组织接触以重建功能的无生病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和组织工程技术在组织修复中的应用及进展”,樊东力等,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5年第37卷第19期,第1909页右栏第2段第7-8行,公开日2015年10月15日),在组织修复中具有重要地位。
盆底器官主要包括子宫、阴道、直肠、膀胱经济尿道等,在人体内主要通过盆底肌肉、筋膜以及韧带保持它们各自的解剖位置(“盆底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的应用效果”,谭玉珍等,中国当代医药,2015年第22卷第16期,第116页左栏第1段第5-8行,公开日2015年06月30日)。盆底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指由于盆底结构异常导致的阴道壁和/或宫颈位置的异常和疾病状态,是中老年女性的常见病,其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活质量,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中应用的初步研究”,陈瑞云等,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0年第12卷第5期,第320页左栏第1段第1-3行,公开日2010年05月31日;“盆底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的应用效果”,谭玉珍等,中国当代医药,2015年第22卷第16期,第116页左栏第1段第8-10行,公开日2015年06月30日)。
然而,目前的组织修复材料不能很好的促进盆底组织修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更好的促进盆底组织修复的组织修复材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组织修复材料,具有导电性。
进一步,所述组织修复材料的主要成分为脱细胞基质和聚己内酯(英文简称PCL)。
进一步,脱细胞基质与聚己内酯的质量比为0.1-10:20-40。
进一步,所述组织修复材料,还含有纳米银。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保护所述组织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
所述组织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构建脱细胞基质-聚己内酯复合材料,然后用多巴胺对该复合材料修饰,随后与纳米银或纳米金-纳米银复合材料结合。
进一步,所述脱细胞基质-聚己内酯复合材料中脱细胞基质与聚己内酯的质量比为0.1-10:20-40。
进一步,所述构建脱细胞基质-聚己内酯复合材料具体为用丙酮溶解脱细胞基质和聚己内酯,然后风干。
进一步,所述丙酮的用量为使脱细胞基质在溶液中的终浓度为0.1%-10%,聚己内酯在溶液中的终浓度为20%-40%,均以质量百分比计。
进一步,所述结合为共价结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畜牧科学院,未经重庆市畜牧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30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