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保护地三年不动土生态高效栽培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51981.1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06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朱思浩;朱鼎;朱健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四系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A01B79/02;A01C21/00;A01G13/00;A01G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赵登阳 |
地址: | 20149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壤 高效栽培技术 施肥 生物发酵 有机肥 杂草 土壤生态环境 一次性施用 有机质含量 地膜覆盖 深耕 呼吸作用 配方肥料 双色地膜 松软土层 整地做畦 植物根部 保墒 生长 除草 肥力 检测 施药 足量 病虫害 施用 耕作 生态 节水 融合 补充 伤害 健康 保证 管理 | ||
1.保护地三年不动土生态高效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测土,检测土壤的有机质含量,PH值等背景情况。
S2:施肥,根据测土结果一次性施用足量的生物发酵有机肥,每亩保护地施用生物发酵有机肥15-20吨。
S3:深耕,施肥后精耕细作,使土壤和配方肥料融合均匀,保证不低于50公分的松软土层。
S4:起垄,于保护地表面通过起垄装置将保护地聚集成50-60公分高的龟背状畦,相邻的两个垄间预留管理沟;
S5:安装滴灌软管,起垄完成后,安装斜7小孔的滴灌软管在垄的中间,并进行总承开关阀门连接药、肥、水处理自供系统的控制;
S6:覆膜,用免土压膜技术对保护土凹凸龟背畦与管理沟,全面覆盖双色地膜(下黑上银),保证地膜上清洁无土,双色地膜的银色一面可以折射阳光,增加作物的光合作用;
S7:栽培,将需要栽培的作物根据品种不同沿滴灌软管方向错位栽培;
S8:灌溉管理,定期对垄上作物进行采集观察,视作物生长状况通过滴灌软管随水灌溉复配中草药发酵液肥;
S9:维护,每一个作物生长周期后对畦垄上土壤肥力进行检测,并通过滴灌软管添加土壤缺失的元素,维持土壤不翻耕至少三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地三年不动土生态高效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第一年按照土壤已经检测的肥力元素精准配方施入纯有机肥、多元生物肥、生物防治土壤病虫害的根本绿色用药,深耕细作,让土肥均匀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地三年不动土生态高效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灌软管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滴灌孔,滴灌软管外壁靠近滴灌孔的位置处套设有等距离分布的标记杆,所述标记杆均贯穿预埋沟槽,且标记杆顶部延伸至双色地膜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地三年不动土生态高效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色地膜选用银黑灰双色地膜,且银黑灰双色地膜的透光率低于15%,银黑灰双色地膜的反光率高于3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地三年不动土生态高效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过程中对双色地膜开圆形切口,栽入作物后重新覆盖圆形切口的双色地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地三年不动土生态高效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发酵肥、植物源中草药液肥灌溉前需要通过离心机离心分离出生物发酵液肥内的不溶物质,避免不溶物质堵塞滴灌孔,灌溉前将空气通过气泵混合入生物发酵液肥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四系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四系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198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芹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智慧管理云平台的温室黄瓜标准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