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图像增强的车辆身份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51057.3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3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牛新民;牛新伟;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万华金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32 | 分类号: | G06K9/32;G06K9/34;G06K1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梁伟东 |
地址: | 730000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图像增强 车辆身份识别 射频身份识别 身份识别结果 车辆车牌 车牌图片 射频数据 置信度 车牌 图像处理和识别 采集 图像 采集图像 车辆身份 射频标签 输出数据 占用资源 资源占用 双模式 准确率 射频 输出 融合 节约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增强的车辆身份识别方法,涉及图像处理和识别领域;其包括步骤1:对车辆车牌和车辆射频标签进行采集获取车牌图片和射频数据;步骤2:对车牌图片进行图像增强后,识别车辆车牌获取车牌身份识别结果;步骤3:对射频数据进行识别获取射频身份识别结果;步骤4:对车牌身份识别结果和射频身份识别结果进行融合后,根据设定的置信度输出最终识别结果。本发明通过对采集的车辆身份图像经过图像增强,保证采集图像的完整性,利于后续的精准识别,同时基于图像和射频进行双模式识别,根据置信度输出数据,克服两者结合带来的资源占用难点,节约占用资源,加快识别效率的同时提高识别准确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和识别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图像增强的车辆身份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人类传递信息的主要媒介是语言和图像。据统计在人类接受的各种信息中视觉信息占80%,所以图像信息是十分重要的信息传递媒体和方式。图像传递系统包括图像采集、图像压缩、图像编码、图像存储、图像通信、图像显示六个部分。在实际应用中每个部分都有可能导致图像品质变差,使图像传递的信息无法被正常读取和识别。例如,在采集图像过程中由于光照环境或物体表面反光等原因造成图像整体光照不均,或是图像采集系统在采集过程中由于机械设备的缘故无法避免的加入采集噪声,或是图像显示设备的局限性造成图像显示层次感降低或颜色减少等等,因此研究快速且有效地图像增强算法成为推动图像分析和图像理解领域发展的关键内容之一。图像增强指有目的地强调图像的整体或局部特性,将原来不清晰的图像变得清晰或强调某些感兴趣的特征,扩大图像中不同物体特征之间的差别,抑制不感兴趣的特征,使之改善图像质量、丰富信息量,加强图像判读和识别效果,满足某些特殊分析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车辆的数量也发生了大幅增长,与此同时,与车辆相关的各类违规违法案件也逐年增多,基于车辆的实名登记特性,准确地对车辆进行身份识别,有着积极的意义。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都是通过对车牌信息进行识别来确定车辆的身份,比如,具体可以获取车辆图像,从车辆图像中提取车牌信息并识别该车牌信息,然后基于识别结果来确定车辆的身份,或者射频模式进行识别。但是,在对现有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在部分场景下,车牌信息因光照等因素导致缺失、模糊等难以识别的情况,因此需要一种车辆身份识别方法可以克服以上问题,实现精准识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图像增强的车辆身份识别方法,采集图像因模糊或者缺失导致识别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图像增强的车辆身份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对车辆车牌和车辆射频标签进行采集获取车牌图片和射频数据;
步骤2:对车牌图片进行图像增强后,识别车辆车牌获取车牌身份识别结果;
步骤3:对射频数据进行识别获取射频身份识别结果;
步骤4:对车牌身份识别结果和射频身份识别结果进行融合后,根据设定的置信度输出最终识别结果。
优选地,所述步骤1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采用摄像头采集车辆车牌信息获取车牌图片;
步骤1.2:通过射频模块采集设置在车辆内的射频标签获取射频数据。
优选地,所述步骤2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将车牌图片从RGB空间转换至YUV空间,提取YUV空间的强度通道Y作为灰度图像I;
步骤2.2:利用局部极值滤波器对灰度图像I进行迭代滤波,将滤波结果作为图像的照度分量L;
步骤2.3:根据照度分量L从灰度图像I中分离出反射分量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万华金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甘肃万华金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10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