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40mm火箭筒发射的激光驾束制导导弹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49906.1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91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于剑桥;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恒星箭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B15/01 | 分类号: | F42B15/01;F42B10/64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杨潇;廖辉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40 mm 火箭筒 发射 激光 制导 导弹 | ||
1.一种40mm火箭筒发射的激光驾束制导导弹,其特征在于,导弹增加单通道舵机、弹上控制模块及激光接收机,地面设备增加制导仪;
所述弹上控制模块设置在导弹中部,激光接收机安装在弹上控制模块内,且激光接收机安装轴与导弹弹轴呈一定角度;所述单通道舵机安装在弹上控制模块前端面,所述单通道舵机的舵翼可折叠、可拆卸连接在单通道舵机机体上;
制导仪用于发射编码的激光信息场信号,为制导导弹提供制导信息;激光接收机用于接收所述激光信息场信号,并转换成导弹位置误差信号,传递给弹上控制模块;所述弹上控制模块用于解算接收到的导弹位置误差信号,并生成轨迹修正控制指令驱动单通道舵机带动展开后的舵翼转动,控制制导导弹在激光信息场中心飞行,直至击中目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40mm火箭筒发射的激光驾束制导导弹,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导仪采用全程定焦制导仪,同时所述弹上控制模块中引入激光驾束变增益系数x为制导导弹射程,t为制导导弹飞行时间,θ为定焦波束的角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40mm火箭筒发射的激光驾束制导导弹,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接收机采用一个或两个;若采用两个,则两个激光接收机关于导弹弹轴对称安装在舱体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40mm火箭筒发射的激光驾束制导导弹,其特征在于,所述舵翼包括舵片、舵轴、上盖板、下盖板、连接体Ⅰ、压缩弹簧、翼座和连接体Ⅱ;
所述上盖板、连接体Ⅰ、下盖板和连接体Ⅱ顺序固定连接,所述翼座设置在上盖板、连接体Ⅰ与下盖板形成的空腔内;翼座包括翼座主体和翼座底座,翼座底座直径长度大于翼座主体直径;舵片通过舵轴转动连接在翼座主体上,所述翼座主体可穿过上盖板的安装孔沿垂直于弹轴方向滑动,同时所述翼座底座与连接体Ⅰ内壁滑动配合,并由上盖板限位;翼座主体外套装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由翼座底座端面与上盖板底面限位;
所述上盖板上表面设有限位槽,用于舵片展开后转动到位的限位;
所述翼座底座底面设有与下盖板上表面凸起配合的定位槽,用于舵片展开时转动角度的定位;所述连接体Ⅱ由舵机上设置的拆装机构限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40mm火箭筒发射的激光驾束制导导弹,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装机构由对称设置的两组转动卡座组件组成;所述转动卡座组件包括卡座、卡座轴及弹簧;
所述卡座通过卡座轴转动连接在舵机内,且所述卡座顶部凸出舵机舱体,所述弹簧限位在卡座底部与舵机内壁之间;所述卡座上设有与连接体Ⅱ限位配合的斜面,所述舵翼安装在舵机上时,所述斜面的底端用于限制连接体Ⅱ沿垂直于弹轴方向移动,同时所述斜面的底端与连接体Ⅱ之间存在一定间距。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40mm火箭筒发射的激光驾束制导导弹,其特征在于,所述弹上控制模块采用基于非连续误差信息的单通道滚转控制方法:弹上控制模块判别接收的位置误差信号是否有效,若无效,则弹上控制模块采用根据上一周期生产的控制指令发送给单通道舵机;若有效,则采用有效的位置误差信号生成新的控制指令发送给单通道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恒星箭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恒星箭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990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乙烯醚液相加氢精制的方法
- 下一篇:铁芯装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