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成形类模具防双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49150.0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83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周厚保;段彦宾;王冀军;陈科;刘龙芬;李键;毛静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普什汽车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5/00 | 分类号: | B21D55/00;B21D37/10;B21D53/88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成杰 |
地址: | 6101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成形 模具 双料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成形类模具防双料装置,属于汽车覆盖件模具技术领域。本发明主要适用于高强板或厚板模具结构,通过在模具的斜楔滑块和镶件之间增设防双料装置,并且对关键参数(断裂宽度b,f1和f2确定的断裂点相对位置、两侧的避让距离d1和d2)作了合理设计,以使得在正常状态成形单个板料时,模具强度安全可靠;当模具型腔出现两张板料时,该防双料装置在模具主体结构失效前截面A‑A(凹槽底面和基准结构件正面之间的截面)发生断裂。在断裂过程中利用该装置中的避让空间来缓冲镶件、模座等成形型面的接触应力,使得模具结构不受损毁,能够保证整副模具的安全性与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成形类模具防双料装置,属于汽车覆盖件模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任何模具的设计结构初衷均是成形一张板料,主要是在设计中模具结构没有空间同时成形两张板料。当因为意外成形两张板料时,这里根据板厚和抗拉强度分两种情形:
一种是当成形两张薄板时,例如成形外板类单张厚度在0.6mm的板料,由于多了一个料厚,导致压机吨位所有的力都作用在第二张板料上,导致模具受力部位发生0.6mm的弹性变形量,才能避让第二张板料的厚度,根据经验,通常模具结构发生0.6mm的弹性变形后,压机压力撤销模具还能够恢复正常,结构不受损坏。
另一种是成形高强板或厚板类模具结构,例如当成形厚度在1.2mm的中高强板时,由于中高强板屈服强度高,当所有的压机吨位施加在第二张板料下的模具结构时,根据实际工况模具结构几乎无法在产生1.2mm以上的弹性变形后仍能恢复原状,大多时候会在模具应力集中部位发生塑形断裂。
在抓取双料的概率和损毁程度上,汽车模具中的高强板如A柱、B柱等产品,由于尺寸呈梁形,采用自动化送料装置抓取坯料时,抓取双料的现象尤为严重,目前防双料传感器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上述现象,但在某些结构或生产线有时使用效果不佳,无法保证100%的双料识别率。根据以往的质量事故,当出现双料时,由于模具型面的间隙较小,在增加一个板厚时,成形中模具镶件或模座的受力急剧增大,造成模座或镶件的断裂,一方面会造成模具经济损失,同时会导致自动化冲压生产线停产一个月以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成形类模具防双料装置,适用于高强板或厚板模具结构,当模具型腔出现两张板料时,能够保证整副模具的安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汽车成形类模具防双料装置,包括基准结构件,基准结构件的顶面和底面均为平面、并且相互平行,基准结构件的高度标记为h;基准结构件的正面和背面均为平面、并且相互平行;基准结构件的背面中部位置设置有凹槽,凹槽的底面为平行于基准结构件背面的平面,凹槽的深度标记为d1,凹槽贯穿基准结构件的上下两端,凹槽的底面宽度标记为a,沿着凹槽的长度方向、凹槽的底面宽度相同;基准结构件的正面中部位置设置有长方形的凸块,凸块的顶面为平行于基准结构件正面的平面,凸块的高度标记为d2,凸块长度方向的两端面与基准结构件的上下两端面重合;待成形板料的厚度设定为t,d1≥2t,d2≥2t。
在基准结构件的同一横向截面上,凹槽底面在凹槽宽度方向的两端点分别标记为u和p,凸块底端在凸块宽度方向的两端点分别标记为v和q;点u和点v位于同一侧、点p和点q位于同一侧;点v在凹槽底面的投影点相较于点u更靠近凹槽底面中心,点v在凹槽底面的投影点与点u的间距设定为f1,5mm≤f1≤10mm;点q在凹槽底面的投影点相较于点p更靠近凹槽底面中心,点q在凹槽底面的投影点与点p的间距设定为f2;5mm≤f2≤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普什汽车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普什汽车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91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