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型乳化沥青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48853.1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3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徐新文;曹阳开;戴伟;刘正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瑞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3/03 | 分类号: | C08J3/03;C08L9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艾秀丽 |
地址: | 225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乳化沥青 制备 节能型 沥青 乳化剂水溶液 乳化剂 沥青加热 沥青乳液 热量排放 乳化效果 水包油 贯入 加热 铺筑 热融 摊铺 微滴 添加剂 配制 喷洒 修路 节约 能源 环保 基层 | ||
本发明涉及乳化沥青技术领域,且公开一种节能型乳化沥青的制备方法,乳化沥青的制备流程如下:第一步:沥青的准备,将沥青加热并保持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其温度范围为125℃~135℃,沥青的质量需占到乳化沥青总质量的50%~60%。第二步:乳化剂水溶液的准备,根据所需乳化沥青的不同和实际乳化效果,选择适宜的乳化剂种类和剂量以及添加剂种类和剂量,配制乳化剂水溶液。该节能型乳化沥青的制备方法,通过沥青热融,经机械的作用以细小的微滴状态分散于含有乳化剂的水溶液之中,便于形成水包油的沥青乳液状态,在进行修路时,不需加热,即可进行贯入,喷洒和摊铺,便于铺筑各种路面的基层,减少热量排放,环保且节约能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乳化沥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节能型乳化沥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道路建设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道路建设过程一般需要用到乳化沥青等材质,乳化沥青是沥青和乳化剂在一定工艺作用下,生成水包油或油包水的液态沥青,乳化沥青使一种常见的用于道路施工的一种铺路材料,其经过机械搅拌和化学稳定的方法,扩散到水中而液化成常温下粘度很低、流动性很好的一种道路建筑材料。
现有的乳化沥青的制备方法没有将沥青乳液状态形成水包油的形式,在进行修路时,需要加热,增加了热量排放,在进行砂浆搅拌时添加了表面活性剂,不仅给现场施工又增添了一道工序,操作繁琐,又进一步增加了成本,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节能型乳化沥青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能型乳化沥青的制备方法,具备节约成本和提高使用效率的优点,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节能型乳化沥青的制备方法,乳化沥青的制备流程如下:
第一步:沥青的准备,将沥青加热并保持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沥青准备过程中温度的控制十分重要,如果沥青温度过低,会造成沥青粘度大,流动困难,从而乳化困难;如果沥青温度过高,一方面会造成沥青老化,同时也会使乳化沥青的出口温度过高,影响乳化剂的稳定性和乳化沥青质量,其温度范围为125℃~135℃,沥青的质量需占到乳化沥青总质量的50%~60%。
第二步:乳化剂水溶液的准备,根据所需乳化沥青的不同和实际乳化效果,选择适宜的乳化剂种类和剂量以及添加剂种类和剂量,加入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能在乳化沥青中以网状、线状的形式存在,乳化沥青微粒起到隔离作用,同时还能增强乳化沥青的粘附性,配制乳化剂水溶液。
第三步:沥青的乳化,将合理配比的沥青和皂液一起放入乳化机,将沥青降热一定温度后和乳化剂、胶乳、胶乳稳定剂的水溶液一起泵入胶体磨进行乳化,乳化沥青出口温度应在85℃左右,经过增压、剪切、研磨等机械作用,使沥青形成均匀、细小的颗粒,稳定而均匀的分散在皂液中。
第四步:乳化沥青的储存,将乳化沥青从乳化机中取出,经冷却后添加至储存罐中进行存储。
可选的,所述乳化沥青主要由沥青、水、乳化剂、酸和改性剂共五种原材料组成。
可选的,所述乳化剂包含阴离子乳化剂、阳离子乳化剂和两性乳化剂;阴离子乳化剂类型包括:高级脂肪酸盐类,化学式为CR-COON,CR为C14~C18 的烃基,N为Na、K元素;硫酸酯盐的化学通式为R-OSO3Na;M为Na、K元素,烃基中的碳数为8~16。这类乳化剂在硬水中稳定,在水溶液中呈中性或微碱性,使用时可以单一也可以多种复配。
可选的,所述阳离子乳化剂主要有季铵盐类、烷基胺类、酰胺类、咪唑啉类、环氧乙烷二胺类、胺化木质素类等;阳离子乳化剂在溶于水中时能电力为离子或离子胶束,亲水基带有正电荷的乳化剂;使用时可以单一也可以多种复配,但不能阴离子与阳离子乳化剂件进行复配。
可选的,所述皂液由水、酸、乳化剂等材料组成在进入乳化设备前的温度一般控制在55-75℃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瑞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瑞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88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