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TBM平导洞扩挖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46767.7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4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孙振川;张兵;李凤远;赵海雷;牛健;王雅文;陈桥;秦银萍;李宏波;王利明;翟乾智;韩伟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主分类号: | E21D9/01 | 分类号: | E21D9/01;E21D9/087;E21D9/12;E21D9/00;E21D11/10;E21D11/15;E21D11/18;E21D20/02 |
代理公司: | 郑州浩翔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49 | 代理人: | 靳锦;边延松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围岩 施工工序 施工 导洞 马蹄形 拱顶结构 施工过程 隧道衬砌 有效减少 扰动 近圆形 掘进 步进 导段 坍塌 超前 优化 | ||
1.一种TBM平导洞扩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待扩挖的TBM平导段中,将既有的平导TBM圆形掘进洞或近圆形步进洞作为超前中导坑,扩挖施工为马蹄形隧道衬砌断面,且周围为Ⅱ、Ⅲ级围岩;施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拆除既有TBM平导洞的仰拱预制块,拆除平导钢架;
(2)将既有TBM平导洞横断面的外部待扩挖部分记为A部,开挖A部,并施做A部周边的初期支护;
(3)对扩挖后的底部底板即仰拱部分和边墙基础进行整幅灌筑;
(4)待步骤(3)中灌注的仰拱砼初凝后,灌筑底板上部的隧底填充部至设计高度;
(5)清理好初期支护基面,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的拱墙铺设塑料防水板加土工布;
(6)待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稳定后,利用衬砌台车一次性灌筑A部外侧的拱墙的二次衬砌部分,并于拱顶预埋PVC注浆管;待砼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充填注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BM平导洞扩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初期支护步骤为:初喷砼,再铺设钢筋网,然后钻设径向锚杆,再复喷砼至设计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BM平导洞扩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二次衬砌背后设环、纵向透水盲沟。
4.一种TBM平导洞扩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待扩挖的TBM平导段中,将既有的平导TBM圆形掘进洞或近圆形步进洞作为超前中导坑,扩挖施工为马蹄形隧道衬砌断面,且周围为Ⅳ、Ⅴ级围岩;施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拆除既有TBM平导洞的仰拱预制块,拆除平导钢架;
(2)将既有TBM平导洞横断面的拱部外侧待扩挖部分记为A部,开挖A部,利用洞碴形成上台阶;
(3)施做A部上台阶周边的初期支护;
(4)在滞后A部一段距离后,清除洞碴,拆除下台阶范围内的平导钢架;
(5)将既有TBM平导洞横断面的下部外侧待扩挖部分记为B部,开挖B部,施做B部台阶周边的初期支护;
(6)对扩挖后的底部底板即仰拱部分和边墙基础进行整幅灌筑;
(7)待步骤(6)中灌注的仰拱砼初凝后,灌筑底板上部的隧底填充部至设计高度;
(8)清理好初期支护基面,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的拱墙铺设塑料防水板加土工布;
(9)待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稳定后,利用衬砌台车一次性灌筑A部外侧的拱墙的二次衬砌部分,并于拱顶预埋PVC注浆管;待砼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充填注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TBM平导洞扩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初期支护步骤为:初喷砼,再铺设钢筋网,架立钢架,设锁脚锚管或锚杆,然后钻设径向锚杆,再复喷砼至设计厚度;所述钢架的纵向间距为1-1.2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TBM平导洞扩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初期支护完毕后,施做下一循环拱部超前支护,采用φ60超前中管棚或φ42超前小导管,长3.5-4.0m,环向间距40-50cm,外插角为10-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未经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676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