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硅藻泥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43942.7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2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光;李明辉;李诗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绿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3/12 | 分类号: | C01B33/12;B01J19/12;A61L2/20;A61L2/10;A61L101/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李海霞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硅藻 硅藻土 紫外线消毒箱 研磨 提纯 煅烧 臭氧 生产工艺 消毒 高强度紫外线 生产工艺领域 不锈钢滤网 微波预处理 紫外线照射 二次破碎 杀菌作用 高臭氧 杀菌灯 酸浸法 酸用量 助溶剂 煅烧炉 紫外线 放入 分选 结块 目数 破碎 协同 制造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硅藻泥及其生产工艺,涉及硅藻泥生产工艺领域,为解决常规酸浸法提纯时间长,酸用量大,成本高,污染环境等,不利于工业生产,大大影响了其应用前景的问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首先将优质的硅藻土进行粉碎、分选,再进行微波预处理提纯;步骤2:将放入紫外线消毒箱进行消毒,紫外线消毒箱采用高臭氧高强度紫外线杀菌灯制造,一方面利用紫外线和臭氧的协同杀菌作用,另一方面利用臭氧对紫外线照射不到的部位进行消毒;步骤3:在硅藻土中加入助溶剂进行混合,将混合后的硅藻土加入煅烧炉进行煅烧;步骤4:将煅烧后结块的物料进行破碎、研磨,让粉末通过目数为200的不锈钢滤网,让未合格的粉末进行二次破碎、研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硅藻泥及其生产工艺,涉及硅藻泥生产工艺领域。
背景技术
硅藻泥的主要原材料是历经亿万年形成的硅藻矿物——硅藻土,硅藻是一种生活在海洋、湖泊中的藻类。硅藻泥采取生活在数百万年前的水生浮游类生物——硅藻沉积而成的天然物质,主要成分为蛋白石,富含多种有益矿物质,质地轻软,电子显微镜显示其粒子表面具有无数微小的孔穴,孔隙率达90%以上,比表面积高达65㎡/g。正是这种突出的分子筛结构,决定了其独特的功能——具有极强的物理吸附性能和离子交换性能,在墙面大面积喷水,能吸收大量水,说明吸附性极强,并缓慢持续释放负氧离子,能有效分解甲醛、苯、氡气等有害致癌物质,因此被使用与油漆涂料业。目前市面上的生产工艺中大多通过酸浸法对硅藻土提纯,除去了矿浆中大部分铁和铝等杂质,再经一次沉降分级得到硅含量91.27%的硅藻土精矿,经过粗选、剥片、酸浸处理后的最终精矿达到了预期要求,硅含量由71.86%增至91.27%,杂质得以有效去除,比表面也有很大提升,整个工艺流程产率约为40%。
常规酸浸法提纯时间长,酸用量大,成本高,污染环境等,不利于工业生产,大大影响了其应用前景,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高效硅藻泥及其生产工艺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硅藻泥及其生产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常规酸浸法提纯时间长,酸用量大,成本高,污染环境等,不利于工业生产,大大影响了其应用前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硅藻泥及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首先将选择好的优质的硅藻土进行粉碎、分选,再进行微波预处理提纯;
步骤2:将放入紫外线消毒箱进行消毒,紫外线消毒箱采用高臭氧高强度紫外线杀菌灯制造,一方面利用紫外线和臭氧的协同杀菌作用,另一方面利用臭氧对紫外线照射不到的部位进行消毒,确保原材料无污染;
步骤3:在硅藻土中加入助溶剂进行混合,将混合后的硅藻土加入煅烧炉进行煅烧;
步骤4:将煅烧后结块的物料进行破碎、研磨,让粉末通过目数为200的不锈钢滤网,让未合格的粉末进行二次破碎、研磨,保证粉末的细度。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进行微波预处理提纯具体为:
步骤1-1用隧道式微波反应处理器,将处理器时设置在皮带机架上,当物料经过隧道式微波反应处理器时,微波可辐射到其内部并发送作用;
步骤1-2物料进入反应器中,加入硫酸、活化剂,物料、硫酸和活化剂比例为9:1:1。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助溶剂与硅藻土的比例为1:10,混合的时间为十分钟,混合转速为250至350rpm。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煅烧的温度为900-1100℃,高温加热时间为12至30分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绿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绿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39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