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轨距轮对用锁紧机构的防尘盖及变轨距轮对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41214.2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84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于祥;魏家麒;郑静;李明星;王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7/00 | 分类号: | B61F7/00;B61F15/26;B60B3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谭云 |
地址: | 26611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距 轮对 用锁紧 机构 防尘盖 | ||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变轨距领域,公开了一种变轨距轮对用锁紧机构的防尘盖及变轨距轮对,所述防尘盖包括环形盖体和设于所述环形盖体轴向两端的挡圈,所述环形盖体的内壁设有至少一对电刷;锁紧机构的安装套筒的外壁设有与所述电刷一一对应的芯片,所述安装套筒沿其轴向间隔设有一对环绕其外周的环形安装槽,所述挡圈的内周分别安装在所述环形安装槽中,通过所述安装套筒转动使得所述芯片与电刷摩擦形成电连接。本发明通过芯片与电刷摩擦形成电连接,从而在锁紧机构与外部供电单元之间形成供电电路;无需借助外部设备即可直接实现锁紧与解锁,使得地面变轨设施变得相对简单,变轨信号由车辆控制系统输出,提高了变轨动作的可靠性和变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变轨距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变轨距轮对用锁紧机构的防尘盖及变轨距轮对。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邻近国家不同轨距轨道间的运输要求,现多在交界处更换不同轮对内侧距的转向架,该方案成本高、耗时长。西班牙和日本先后发明了可变轨距的转向架,能够在不同轨距轨道间连续运行。
但现有的变轨结构中,尤其锁紧机构均为无源形式,变轨动作需借助外部辅助设施才能完成,效率低,投入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轨距轮对用锁紧机构的防尘盖及变轨距轮对,以解决现有的变轨结构中锁紧机构均为无源形式,变轨动作需借助外部辅助设施才能完成,效率较低、投入成本高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轨距轮对用锁紧机构的防尘盖,所述防尘盖包括环形盖体和设于所述环形盖体轴向两端的挡圈,所述环形盖体的内壁设有至少一对电刷;锁紧机构的安装套筒的外壁设有与所述电刷一一对应的芯片,所述安装套筒沿其轴向间隔设有一对环绕其外周的环形安装槽,所述挡圈的内周分别安装在所述环形安装槽中,通过所述安装套筒转动使得所述芯片与电刷摩擦形成电连接。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套筒的外壁设有绝缘橡胶,所述芯片安装在所述绝缘橡胶上,且相邻芯片之间由绝缘橡胶隔开。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橡胶呈与所述安装套筒的外周相匹配的环形,所述绝缘橡胶的外表面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环形凹槽,所述芯片一一对应地安装在所述环形凹槽中。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芯片的外表面与所述绝缘橡胶的外表面平齐。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环形盖体的外壁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环形盖体位置的吊耳。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挡圈沿所述环形盖体的轴向两端向所述环形盖体的中心轴线方向延伸,所述挡圈与所述环形盖体一体成型。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防尘盖为分体结构,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对接形成所述防尘盖,所述第一盖体的两端与所述第二盖体的两端均设有向外延伸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有连接孔;所述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通过连接件连接。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电刷包括两对,所述芯片包括两对,其中一对所述电刷设于所述第一盖体上,另一对所述电刷设于所述第二盖体上,两对所述电刷相邻且错开设置。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变轨距轮对,其包括变轨距轮对用锁紧机构和上述所述的变轨距轮对用锁紧机构的防尘盖;
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套筒中的牵引电磁铁,所述牵引电磁铁包括牵引线圈和由所述牵引线圈的通断控制移动的动铁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12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