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阻燃AB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28965.0 | 申请日: | 2019-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54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秦旺平;黄险波;叶南飚;付锦锋;杨宵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55/02 | 分类号: | C08L55/02;C08L23/28;C08L23/08;C08L63/00;C08L27/06;C08K13/02;C08K5/03;C08K3/22;C08K5/136;C08K3/32;C08K5/57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宋静娜 |
地址: | 51067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阻燃 abs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阻燃ABS复合材料,包含以下重量份的成分:ABS树脂50‑88份、聚烯烃树脂3‑40份、相容剂2‑8份,所述相容剂为ABS接枝马来酸酐、ABS接枝聚乙烯、ABS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通过将ABS与聚烯烃树脂合金化,提升了材料的韧性和耐候性,大大弥补了阻燃ABS材料性能的不足,通过相容剂和热稳定体系的开发,解决了材料的加工和应用缺陷,使得材料具有较好的产业化应用价值。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所述环保阻燃ABS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ABS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阻燃AB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ABS树脂是由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组成的三元共聚物,这种材料具有苯乙烯的高流动性、丁二烯的韧性、丙烯腈的耐溶剂性和耐热性,具有优良的加工性能、耐低温性能、电绝缘性能、高光泽和优异的电镀性能,同时具有耐蠕变性好、尺寸稳定性高、成型收缩率小等优点,在家电、汽车、电子电器等领域的塑料制品应用非常广泛。
ABS材料应用在电器产品与电热接触的周边位置时,为了保证防火安全性,需要材料具有较高的阻燃性能高,但是ABS的氧指数只有18%,属于易燃材料,无法达到工业应用要求。我们通过选择性地添加一定量的溴锑阻燃剂虽然可赋予ABS较好阻燃性,但是材料的力学性能一般,无法满足特殊应用环境材料的技术要求。
阻燃ABS材料体系中通过添加某些聚烯烃树脂来提高材料韧性,同时赋予材料一定的耐候性,但是二者的加工温度差异导致聚烯烃树脂在加工过程中易分解变色,影响产品应用和制件外观;而且ABS与聚烯烃相容性较差,在生产使用中常会出现分层起皮等缺陷。鉴于目前研究的基本情况,在维持ABS聚烯烃合金系材料优良的阻燃性能和物理性能的前提下,仍需开发一种具有较好热稳性,能够解决材料成型外观缺陷的组合物。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环保阻燃ABS复合材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环保阻燃ABS复合材料,包含以下重量份的成分:ABS树脂50-88份、聚烯烃树脂3-40份、相容剂2-8份,所述相容剂为ABS接枝马来酸酐、ABS接枝聚乙烯、ABS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创造性提出聚烯烃树脂与ABS树脂进行合金化性能开发,通过设计特定化学结构的相容剂,有效解决了ABS树脂和聚烯烃树脂的相容性,实现了材料较好的力学性能,克服了聚烯烃和ABS的合金开发存在的较大技术瓶颈问题,使得所得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性价比,这种合金材料具有优异的低温韧性、耐溶剂性和耐候性能,具有优异综合性能和量产应用价值。
优选地,所述ABS树脂由接枝聚丁二烯橡胶和接枝聚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组成,所述接枝聚丁二烯橡胶与接枝聚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的重量比为(5~80):(20~95)。在此比例下,ABS树脂具有较好的韧性,耐热性,加工流动性及力学性能。
优选地,所述聚烯烃树脂为采用盐酸相悬浮法生产的氯化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所述聚烯烃树脂中氯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0-40%。在此比例下,材料的热稳定性和流动性较好,力学性能比较优异。
优选地,所述的环保阻燃ABS复合材料,还包含以下重量份的成分:溴系阻燃剂7-17份、锑系阻燃剂3-6份。
更优选地,所述溴系阻燃剂为十溴二苯乙烷、十溴二苯醚、溴化环氧树脂、溴化聚苯乙烯、四溴双酚A、三(三溴苯基)三嗪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锑系阻燃剂为三氧化二锑、五氧化二锑、锑酸盐、磷酸锑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的环保阻燃ABS复合材料,还包含0.1-3重量份的热稳定剂,所述热稳定剂为硫醇甲基锡、丁基锡、钙锌稳定剂、马来酸甲基锡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289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