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预热控制方法和智能预热控制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27211.3 | 申请日: | 201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0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董慧文;宁志斌;韩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城建兴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9/10 | 分类号: | F24D19/10;F24D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布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5 | 代理人: | 孟潭 |
地址: | 10139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预热控制器 凉水 无线温度传感器 预热控制系统 预热控制 凉水出口 流动距离 热水管路 热水管 预热 水龙头 受控 预设 热水器 水泵 水管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预热控制方法和智能预热控制器,控制方法包括:智能预热控制器接收来自无线温度传感器的水温的信息,其中,无线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智能预热控制系统的热水管路上靠近水龙头的一侧,智能预热控制系统的凉水管路与热水器的凉水出口相连接,并与热水管路连接形成闭路水管;智能预热控制器在水温高于第一预设值时,关停设置于凉水管路上的水泵。本发明能够实现凉水预热后流动距离的精准受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水循环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预热控制方法和智能预热控制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家用水舒适性也希望能提升。家里安装有承压式热水器(例如,燃气热水器,电热水智能器,空气能热水器以及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的用户,在使用热水时都有一个痛点:需要用热水时,得先放掉从热水器热水出水口到用水点之间的水管(热水管)中的凉水后,才能有热水,这既造成时间的等待,又浪费水和能源。尤其是春冬两季,水管的水温很低,用热水时要浪费很多水。
现有技术中,可以通过在用水点与热水器之间设置回水管(或利用单向阀接通凉水管,把凉水管用作回水管,免去装修的麻烦)使得热水器出口到用水点之间的凉水能够经回水管循环回到热水器,从而减少水资源浪费。另外,通过在热水器附近的回水管上设置温度传感器以用于检测回水管中的水温,并由预热控制器根据水温控制回水管上的水泵的启停以控制回水管中的水循环,然而,由于用水点通常离热水器距离较远,这样无法做到精准控制热水管中的水温,从而造成能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预热控制方法和智能预热控制器,以实现精准控制热水管中的水温以及凉水预热后的流动距离,做到更加节能,用户体验更好。
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预热控制方法,包括:智能预热控制器接收来自无线温度传感器的水温的信息,其中,无线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智能预热控制系统的热水管路上靠近水龙头的一侧,智能预热控制系统的凉水管路与智能预热控制系统的热水器的凉水出口相连接,并与热水管路连接形成闭路水管;智能预热控制器在水温高于第一预设值时,关停设置于凉水管路上的水泵。
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温度传感器设置于热水管路的主体管路上靠近水龙头的一侧或者设置于热水管路的主体管路与热水管路的分支管路的交点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温度传感器包括微型晶片传感器或红外温度传感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位于智预热控制系统所在建筑物的第一空间,智能预热控制器位于建筑物的第二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空间为建筑物的厨房和卫生间之一,第二空间为建筑物的厨房和卫生间中的另一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预热控制方法还包括:智能预热控制器接收设置于凉水管路上的水流传感器发送的凉水管路的水的流量;智能预热控制器根据水的流量以及水温控制水泵的启停,从而控制温度传感器处的水温。
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预热控制方法还包括:智能预热控制器在水温低于第二预设值时,启动水泵。
在一些实施例中,热水管路和凉水管路之间设置有单向阀以将热水管路和凉水管路及热水器连接成闭路水管。
本发明实施例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预热控制器,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无线温度传感器的水温的信息,其中,无线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智能预热控制系统的热水管路上靠近水龙头的一侧,智能预热控制系统的凉水管路与热水器的凉水出口相连接,并与热水管路连接形成闭路水管;开关模块,用于在水温高于第一预设值时,关停设置于凉水管路上的水泵。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设置于凉水管路上的水流传感器发送的凉水管路的水的流量;开关模块还用于根据水的流量以及水温控制水泵的启停,从而控制温度传感器处的水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城建兴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城建兴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272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