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水位深基坑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22650.5 | 申请日: | 2019-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86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东;施昌龄;唐建民;李鸿儒;张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1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位 基坑 支护 体系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高水位深基坑支护体系,包括:安装梁,其上设有多个竖直设置的导向孔;多个钻孔桩,其竖直设置且顶端位于导向孔内,钻孔桩紧邻基坑的一侧设有锚柱孔;多块预制墙板,其沿基坑的内壁铺设,其左右两侧设有第一连接筋和第二连接筋;多对第三连接筋,其设于左右相邻的预制墙板之间,并与第一连接筋和第二连接筋连接;多个锚柱,其设于左右相邻的预制墙板之间,锚柱的上端设有第四连接筋,下端插入锚柱孔内,第四连接筋通过第五连接筋与第三连接筋连接;喷射混凝土层,其包埋第一连接筋、第二连接筋、第三连接筋、第四连接筋和第五连接筋;以及,高水位深基坑支护体系的施工方法。本发明具有支护成本低、施工工期短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坑支护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水位深基坑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高水位软土地区的深基坑支护方式主要有钻孔咬合桩支护和地下连续墙支护两种方式,但其均存在支护成本高、施工工期长等缺点。土钉墙支护是一种原位土体加固技术,其施工方法简单,支护成本低,但其主要适用于有一定粘结性的杂填土、粘性土、粉土、黄土与弱胶结的砂土边坡,对于高水位软土地层,由于土层的临时自稳能力差,成孔后孔壁的稳定比较困难且界面摩擦阻力很低,土钉打入后易被拔出,故不宜采用土钉墙进行支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水位深基坑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其对现有的土钉墙支护进行改进,使其适用于高水位深基坑支护,支护成本低,施工工期短。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高水位深基坑支护体系,包括:
安装梁,其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安装梁沿基坑顶部外侧的轮廓线水平设置,所述安装梁上间隔设有多个竖直设置的导向孔;
多个钻孔桩,其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而成,任一钻孔桩竖直设于基坑的四周外侧,且所述钻孔桩的顶端位于所述导向孔内,所述钻孔桩紧邻基坑的一侧由上至下间隔设有多个向上倾斜设置的锚柱孔;
多块预制墙板,其沿基坑的内壁铺设,任一预制墙板的上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凸块,下侧设有与所述凸块相匹配的第一凹槽,左侧间隔设有多个第一连接筋,右侧间隔设有多个第二连接筋,且所述第一连接筋和所述第二连接筋错位设置;
多对第三连接筋,任一对第三连接筋设于左右相邻的预制墙板之间,并与所述第一连接筋和所述第二连接筋垂直固定连接;
多个锚柱,其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其设于左右相邻的预制墙板之间,任一锚柱的上端设有第四连接筋,所述锚柱设置为当锚柱的下端插入所述锚柱孔内时,所述第四连接筋的顶端凸出基坑的内侧壁,并通过第五连接筋与所述第三连接筋固定连接;
喷射混凝土层,其包埋所述第一连接筋、第二连接筋、第三连接筋、第四连接筋和第五连接筋;其中,
左右相邻的两块预制墙板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所述锚柱,且同一预制墙板两侧的所述锚柱错位设置。
优选的是,所述的高水位深基坑支护体系,所述钻孔桩与左右相邻的预制墙板的间隙正对设置,且所述钻孔桩的直径大于左右相邻的预制墙板的间距;相邻锚柱孔的间距由上至下依次减小。
优选的是,所述的高水位深基坑支护体系,所述凸块的外部套设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表面设有第二凹槽并涂覆有云石胶。
优选的是,所述的高水位深基坑支护体系,所述锚柱的底部沿其径向向外延伸形成限位环,所述限位环设置为能与所述锚柱孔的底部卡接,所述锚柱与所述锚柱孔的间隙灌注有水泥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226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