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水位深基坑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22650.5 | 申请日: | 2019-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86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东;施昌龄;唐建民;李鸿儒;张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1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位 基坑 支护 体系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高水位深基坑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梁,其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安装梁沿基坑顶部外侧的轮廓线水平设置,所述安装梁上间隔设有多个竖直设置的导向孔;
多个钻孔桩,其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而成,任一钻孔桩竖直设于基坑的四周外侧,且所述钻孔桩的顶端位于所述导向孔内,所述钻孔桩紧邻基坑的一侧由上至下间隔设有多个向上倾斜设置的锚柱孔;
多块预制墙板,其沿基坑的内壁铺设,任一预制墙板的上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凸块,下侧设有与所述凸块相匹配的第一凹槽,左侧间隔设有多个第一连接筋,右侧间隔设有多个第二连接筋,且所述第一连接筋和所述第二连接筋错位设置;
多对第三连接筋,任一对第三连接筋设于左右相邻的预制墙板之间,并与所述第一连接筋和所述第二连接筋垂直固定连接;
多个锚柱,其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其设于左右相邻的预制墙板之间,任一锚柱的上端设有第四连接筋,所述锚柱设置为当锚柱的下端插入所述锚柱孔内时,所述第四连接筋的顶端凸出基坑的内侧壁,并通过第五连接筋与所述第三连接筋固定连接;
喷射混凝土层,其包埋所述第一连接筋、第二连接筋、第三连接筋、第四连接筋和第五连接筋;其中,
左右相邻的两块预制墙板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所述锚柱,且同一预制墙板两侧的所述锚柱错位设置;
所述钻孔桩与左右相邻的预制墙板的间隙正对设置,且所述钻孔桩的直径大于左右相邻的预制墙板的间距;相邻锚柱孔的间距由上至下依次减小;
所述锚柱的底部沿其径向向外延伸形成限位环,所述限位环设置为能与所述锚柱孔的底部卡接,所述锚柱与所述锚柱孔的间隙灌注有水泥浆;
位于基坑下部的所述预制墙板的侧壁上由上至下交错设有多个连接柱,还包括,支撑梁,其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支撑梁设于所述基坑的底部近边缘处并绕其轮廓线竖直设置,所述支撑梁的顶部向内延伸形成挡块,所述支撑梁的外侧壁上由上至下间隔设有多个水平设置且与所述连接柱等高的第三凹槽;多个钢柱,其水平设置,任一钢柱包括中部螺纹连接的内柱和外柱,所述外柱的自由端与所述连接柱卡接,所述内柱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三凹槽卡接;底板,其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底板水平设于基坑的底部中部,所述底板的表面四周等间隔设有多个垂直于所述支撑梁的相邻侧壁的第四凹槽,且所述第四凹槽的靠近所述支撑梁的一端敞口设置;多个支撑框,其为竖直设置的直角三角形框架结构,其直角边和斜边均由伸缩钢板制成,且斜边的两端与两直角边铰接,任一支撑框的一直角边卡设于所述第四凹槽内,另一直角边与所述支撑梁抵接,且斜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挡块和所述第四凹槽的远离所述支撑梁的一端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水位深基坑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的外部套设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表面设有第二凹槽并涂覆有云石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2265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