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触控显示屏的智能开关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19535.2 | 申请日: | 2019-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0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晓锋 |
主分类号: | G06F15/78 | 分类号: | G06F15/78;G09F9/35;H03K17/96;G05B19/042;G01K1/02;G01R22/10 |
代理公司: | 深圳胜博时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06 | 代理人: | 王成坤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显示屏 智能 开关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触控显示屏的智能开关。包括底壳和面板,底壳内安装有液晶显示屏,面板设置有触摸屏,底壳下端设置有五金底座,五金底座内设置有控制板,控制板上集成有MCU芯片、电源模块、接线端子和继电器;接线端子接入市电并与继电器和电源模块连接,继电器接收MCU芯片反馈信号并输出市电于负载,MCU芯片控制液晶显示屏在同一界面形成至少一个触控框并在触控框内编辑用户所指定控制的设备名称,触摸屏检测对应触控框位置的触控信号并将信号发送至MCU芯片,MCU芯片分析当前状态做出的开关指令并将指令发送给对应的继电器,以及MCU芯片同时将开关指令状态反馈给液晶显示屏进行显示开关状态。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开关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触控显示屏的智能开关。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传统的墙壁开关一般为按压型机械开关,主要用于控制对应电路的通断,但是机械开关按压处会存在缝隙,湿手触控开关时,易发生触电危险,因此,触控开关由此而生,虽然触控开关结构简单、使用也方便,但是在实际运用中,还是存在以下问题:1,开关本身不具备显示作用,在存在多个开关时,往往无法分清哪个开关控制哪一个线路,经过多次反复操作才能找到所述开关,使用十分不便;2,现有联动开关和非联动开关结构不同,作为联动开关使用时,也就是因为需要联动开关的时候必须又要购买专门的联动开关,并且两个开关之间必须要至少连三条线,使得整体安装操作麻烦;3,常规开关不具备显示和监控当前设备消耗了多少电量,等诸多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触控显示屏的智能开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触控显示屏的智能开关,包括底壳和面板,所述底壳内安装有液晶显示屏,所述面板设置有触摸屏,所述液晶显示屏抵触于触摸屏的下方,所述底壳下端设置有五金底座,所述五金底座内设置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上集成有MCU芯片、电源模块、接线端子和若干个继电器;
所述接线端子接入市电并与继电器和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继电器接收MCU芯片反馈信号并输出市电于负载,所述电源模块将市电转换并提供电源供给,通过人机交互系统所述MCU芯片控制液晶显示屏在同一界面形成至少一个触控框并在触控框内编辑用户所指定控制的设备名称,所述触摸屏检测对应触控框位置的触控信号并将信号发送至MCU芯片,所述MCU芯片分析当前状态做出的开关指令并将指令发送给对应的继电器,以及MCU芯片同时将开关指令状态反馈给液晶显示屏进行显示开关状态。
优选地,所述继电器输出市电端连接有电量检测电路,所述电量检测电路包括电量检测芯片和数模转换器,所述电量检测芯片通过若干个压敏电阻连接继电器的输出市电端,所述电量检测芯片通过数模转换器将检测到的用电电量发送给MCU芯片,所述MCU芯片则将用电电量信息反馈给液晶显示屏并进行显示。
优选地,所述MCU芯片连接有无线收发模块并通过所述无线收发模块实现相互之间数据配对以及联动开关控制。
优选地,所述MCU芯片还连接有语音识别模块、报警模块、红外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底壳和面板之间设置有密封中框。
优选地,所述底壳底面设置有五金底板。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触摸屏作为开关的控制界面,并利用液晶显示屏显示所触控的设备,从而可以直接快速的明白所点触的开关控制的哪路线路,大大提升了操作的便捷程度;
2、电量检测电路实时检测所处线路的耗电情况,并将所处耗电情况通过液晶显示屏进行显示,进而在用户进行开关控制时,也可以同时查看电器所耗电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晓锋,未经王晓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95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