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波碳化煤制活性炭连续化生产线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12226.2 | 申请日: | 2019-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2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刘西叶;王晓影;张良学;杜俊磊;孙贤安;王光见;管仁斌;张良玉;姜志强;刘伟;贾鲁需;刘尧;孙鑫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朗特微波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2/318 | 分类号: | C01B32/318;C10B53/00;C10K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11 山东省青岛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压 连续化生产线 煤制活性炭 微波碳化 挤压 煤焦油 空气处理组件 微波加热过程 微波加热组件 无害化处理 成型组件 回收气体 加工效率 降低污染 绿色环保 微波加热 煤块 碳化 加工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波碳化煤制活性炭连续化生产线及其控制方法。设备包括挤压煤成型组件,用于将煤块粉碎并挤压形成设定形状的煤压块;微波加热组件,用于微波加热煤压块以使得煤压块进行碳化;空气处理组件,用于无害化处理煤压块微波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并回收气体中的煤焦油。实现提高微波碳化煤制活性炭连续化生产线的加工效率,并降低污染,达到绿色环保的加工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波碳化煤制活性炭连续化生产线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活性炭是一种具有高度发达的孔隙结构和极大内表面积的人工炭材料制品,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吸附作用,可以从气相或液相中吸附各种物质。采用煤作为原料来制造活性炭的技术被逐渐推广,例如:中国专利号201510589610.4公开了一种以弱粘结性煤为主料配煤制备的压块活性炭及制法和应用,主要公开了利用粘结性煤形成压块,在高温环境下进行碳化和活化。但是,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压块的成型、以及压块的加热实现碳化和活性化均需要通过不同的设备进行,没有能够实现连续加工设备,导致加工效率较低;同时,压块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均对环境造成污染。如何设计一种加工效率高且污染轻以达到绿色环保的煤制活性炭加工技术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波碳化煤制活性炭连续化生产线及其控制方法,实现提高微波碳化煤制活性炭连续化生产线的加工效率,并降低污染,达到绿色环保的加工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波碳化煤制活性炭连续化生产线,包括:
挤压煤成型组件,用于将煤块粉碎并挤压形成设定形状的煤压块;
微波加热组件,用于微波加热煤压块以使得煤压块进行碳化;
空气处理组件,用于无害化处理煤压块微波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并回收气体中的煤焦油。
进一步的,所述微波加热组件包括用于进行微波加热的微波加热隧道,所述微波加热隧道中设置有用于微波加热煤压块的第一微波发生器;所述微波碳化煤制活性炭连续化生产线还包括蒸汽发生组件,所述蒸汽发生组件用于加热水以产生蒸汽并利用蒸汽在所述微波加热隧道的两端部形成保护风幕。
进一步的,所述蒸汽发生组件包括水箱、加热模块和两个蒸汽箱体,所述加热模块用于加热所述水箱中的水产生蒸汽并输送到所述蒸汽箱体中,所述蒸汽箱体设置在所述微波加热隧道的对应端部,所述微波加热组件还包括输送带,所述输送带贯穿所述微波加热隧道和所述蒸汽箱体;其中,所述加热模块为设置在所述水箱中的电加热管,或者,所述加热模块为设置在所述水箱外部的第二微波发生器。
进一步的,所述空气处理组件包括第一风机、焦油回收模块和连接管道,所述焦油回收模块包括焦油回收箱、冷凝器和电捕焦油器,所述冷凝器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中的多根冷凝管,所述外壳中设置有两个密封管板,所述外壳中位于两个所述密封管板之间的区域形成水腔,所述外壳位于其中一所述密封管板外侧的区域形成进气腔体,所述外壳位于另一所述密封管板外侧的区域形成出气腔体,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连通所述水腔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连通所述进气腔体的进风管,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连通所述出气腔体的出风管,所述冷凝管密封贯穿两个所述密封管板,所述冷凝管连通所述进气腔体和所述出气腔体,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连通所述进气腔体的出油管,所述进风管连接所述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通过所述连接管道与所述微波加热隧道连通,所述出风管连接所述电捕焦油器的风进口,所述电捕焦油器的油出口连接所述焦油回收箱,所述出油管连接所述焦油回收箱。
进一步的,所述电捕焦油器的风出口还连接有废气焚烧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朗特微波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科朗特微波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22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