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构对称的非隔离型升压逆变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08590.1 | 申请日: | 2019-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16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华;张贺;胡琦;解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7/48 | 分类号: | H02M7/48;H02M3/1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01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对称 隔离 升压 电路 | ||
1.一种结构对称的非隔离型升压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对称的非隔离型升压逆变电路由升压网络、能量传递网络和逆变网络三部分组成;其中升压网络包括:输入直流电源Uin、电感L1、开关管S1、开关管S4,能量传递网络包括:直流电源Uin、电感L1、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容C1、电容C2,逆变网络由电容C1、电容C2、开关管S2、开关管S3、开关管S5、开关管S6与负载组成,该电路结构对称;
具体连接方式为:输入直流电源Uin正极与电感L1一端连接,输入直流电源Uin负极与开关管S1的源极、开关管S4的源极分别连接,电容C1正极与开关管S1漏极还有电感L1的一端连接,电容C2正极与开关管S4的漏极还有电感L1的一端连接,电容C1负极与开关管S2的源极、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电容C2负极与开关管S5的源极、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与开关管S1的源极连接,二极管D2的阴极与开关管S4的源极连接,开关管S2的漏极与开关管S3的源极连接,开关管S3的漏极与开关管S6的漏极连接,开关管S6的源极与开关管S5的漏极连接,开关管S3的源极与漏极分别于二极管DS3的阳极与阴极连接,开关管S6的源极与漏极分别于二极管DS6的阳极与阴极连接,开关管S2的漏极与开关管S5的漏极分别连接负载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对称的非隔离型升压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逆变电路采用可变占空比和改变电容放电路径实现升压逆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对称的非隔离型升压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当电路工作在输出电流大于零时,开关管S3、S4、S5导通,开关管S1、S2、S6关断,Uin、L1、S4组成闭合回路,电源Uin给输入电感L1充电,输入电感L1储能,电流线性上升;电容C2、开关管S4、S3、S5和负载组成闭合回路,D2截止,电容C2给负载放电;然后开关管S1、S2、S4、S5、S6关断,开关管S3开通,其中Uin、L1、C2、D2组成闭合回路,Uin与L1对电容C2充电,输入电感L1的电流线性减少;DS6、S3和负载组成闭合回路,流过滤波电感的电流也线性减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对称的非隔离型升压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当电路工作在输出电流小于零时,开关管S1、S2、S6导通,开关管S3、S4、S5关断,Uin、L1、S1组成闭合回路,电源Uin给输入电感L1充电,输入电感L1储能,电流线性上升;电容C1、开关管S1、S6、S2和负载组成闭合回路,D1截止,电容C1给负载放电;然后开关管S1、S2、S3、S4、S5关断,开关管S6开通,其中Uin、L1、C1、D1组成闭合回路,Uin与L1对电容C1充电,输入电感L1的电流线性减少;DS6、S6和负载组成闭合回路,流过滤波电感的电流也线性减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对称的非隔离型升压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逆变电路输入侧电流连续,电容主要起到传递能量的作用,电容两端电压在电路进入稳态后不能突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对称的非隔离型升压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控制方法简单,较少的开关管工作在高频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859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